【禁聞】北京閱兵式 受邀者面臨輿論壓力

【新唐人2015年09月02日訊】中國週四將舉行「9.3」大閱兵,按照中方上週公布的名單,俄羅斯總統普京,韓國總統樸槿惠等30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將出席。不過,無論是抗戰歷史事實,還是中共近年擴張造成的區域形勢緊張,都使得這次閱兵式充滿了爭議,也給受邀者帶來了輿論壓力。

西方主要國家的元首和政治首腦將不出席下週四北京的閱兵式。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只委派駐華使節參加,法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則派高層官員出席。

而德國前總理施羅德、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等前政要,都只以個人身份出席,不代表國家。

《德國之聲》31號說,北京的閱兵式讓受邀者左右為難。例如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就因此被批評為「令人汗顏、缺乏政治嗅覺」。

報導說,德國「被壓迫民族協會」對施羅德出席閱兵提出嚴厲批評。該協會的中國問題專家德裡尤斯(Ulrich Delius)說,「因為北京通過閱兵式展現軍力的行為,將加劇東亞的緊張局勢」。此外,他還認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閱兵式是對大屠殺受害者的奚落」。

美國中文雜誌《中國事務》總編輯伍凡:「26年前天安門大屠殺,就在北京天安門,是一個法西斯行為。所以現在中共說: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可是你是一個法西斯、劊子手,在那裏屠殺老百姓的地方,來紀念反法西斯勝利,這不是很笑話嗎?所以人們很反感。」

台灣中正大學國家安全中心主任、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的宋學文教授分析,隨著近一、二十年國力增加,中共對周邊國家採取強硬態度,使得這次閱兵,在外界眼中帶有「軍國主義」,和「窮兵黷武」的色彩。

台灣中正大學國家安全中心主任、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宋學文:「那這個形象問題,就是中國強大以後的形象問題,其實已經不再是一個外交禮儀的問題,而是一個會不會引發亞太區域安全,從而引發更多國際之間的軍事安全上的衝突,這樣的一個問題。因此雖然遠在德國的,歐洲各國,以及亞太的周邊國家的民間團體,或是政府部門,對於這件事情是採取比較保留的態度。」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將於9月2到到達北京,並出席閱兵式,之前招致日本的異議。而日本民間對於前首相村山富市出席閱兵也不乏批評的聲音。

另外,國民黨前主席連戰不顧馬英九總統的勸阻,已經抵達北京,準備參加閱兵式,在大陸引發爭議。

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的秘書鮑彤,31號對《自由亞洲電臺》說,連戰應該發表一個聲明,是贊成中共對抗戰的解釋,還是同意國民黨對抗戰的解釋。鮑彤說:「不發表聲明,含含糊糊跑來,我看這不是一個政治家應該採取的方法」。

而台灣朝野對連戰此行的爭議更大。宋學文教授說,一方面,包括郝柏村先生在內的抗戰親歷者,都認為中共稱抗戰勝利是自己的功勞,與事實不符。另一方面,是對「中國」的認知。

宋學文:「要特別注意哦,(中共)他們把它解讀成為『中國對日本的抗戰勝利』,不是中國國民黨對日抗戰的勝利,而是中國。因此它用這個活動,把中國國民黨很技巧的納入了『中國』這裡面去。」

日本投降後,中共在大陸建政,國民政府遷往台灣。宋學文教授說,中共因此自認為也有主持抗戰慶祝活動的「正當性」,但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仍然堅持主權獨立,輪不到中共的「軍人節」,來慶祝抗戰勝利這一事實。

對於各界的爭議,中共當局仍然採取了一貫封鎖信息的方式。《新唐人》得知,鮑彤已經被當局通知,在9月3號以前不得接受採訪。

採訪/朱智善 編輯/尚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