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日:陸產能過剩 衝擊全球商品價格

【新唐人2015年6月5訊】據大紀元電子報6月5日的報導,大陸的需求曾經是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來源,然而,現在大陸製造業產能過剩及經濟放緩的事實,已經成為全球商品價格下跌的壓力來源。

《華爾街日報》以一家大陸輪胎公司為例說明全球商品價格下跌的連鎖反應。在大陸經濟快速成長時期,「山東永盛橡膠集團」成長為大陸最大的輪胎出口商之一。永盛預期需求上升,不斷加大產能。然而,永盛高估市場需求,隨著大陸經濟放緩,為維持運營,永盛至少已降價4次、裁員約1千人、關閉2家工廠。

永盛的情況是大陸輪胎業的縮影,2000年至2013年間,大陸的輪胎出口增加10倍。大陸總計300多家輪胎製造商只啟動了70%的產能,遠低於經濟學家估計的85%。

大陸輪胎業的問題波及東南亞的橡膠園,泰國橡膠園園主以為大陸需求和價格會持續上升,10年內買了近400英畝土地種植橡膠樹。橡膠樹成熟約需7年,所以園主在2007年中國經濟增速還在14.2%時就必須決定種植多少橡膠樹來滿足2014年的需求。可是,這些橡膠樹收成的時候,大陸的經濟成長率已經縮水一半左右。由於供過於求,乳膠價格較4年前高點下跌了六成。

大陸的問題也波及美國輪胎業。美國經銷商Del-Nat主要從永盛採購輪胎再轉手賣出。但是,當永盛和其他大陸輪胎公司開始降價時,Del-Nat之前購入的輪胎由於價格過高賣不出去。

更糟糕的是,由於大陸低價出口輪胎,去年美國政府調高其進口關稅。永盛認為這將使其產品失去競爭力,便停止出貨到美國。Del-Nat因此失去主要供應商,虧損的Del-Nat感覺自己沒有時間找到替代供應商,在今年初退出了輪胎分銷業務。

報導提到,從紐西蘭的牛奶、澳洲的煤礦,到巴西的糖原料農場,都因錯估需求被迫降價。與此同時,大陸製造商紛紛將輪胎、鋼鐵和太陽能板等大量成品低價出口海外,對外國的商品造成衝擊。

山西煤炭進出口年減逾6成

太原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前4個月,山西省進口煤及褐煤53.1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64.5%;同期,煤及褐煤出口6.6萬噸,年減65.9%。

價格也出現大幅下滑。2015年前4個月,山西省進口煤及褐煤平均價格為每噸人民幣325.7元,年減28.2%;同期,出口煤及褐煤平均價格為每噸526.9元,年減30.6%。

陸經濟進入「困難時期」

為刺激國內消費,中共1日宣布部分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減半,但這次降稅受惠產品估計占大陸進口商品總額不到10%。大陸長期以來對進口商品課徵高額關稅,使大陸的手錶、箱包、服裝等產品價格遠高於香港、美國、法國的售價,不僅造成民怨連連,也養成了大陸遊客到國外掃貨的風氣。

與此同時,今年1~4月,大陸出口有3個月出現下降,其中4月出口同比降幅6.4%,為2009年以來同期最差。5月的PMI指數也顯示,大陸出口短期內面臨下行壓力。面對內需外貿雙雙告急的局面,分析認為,大陸經濟進入了「困難時期」。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