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往高處流?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被曝徹底失敗

【新唐人2015年05月28日訊】南水北調工程是指把中國長江流域的水資源,抽調一部分送到華北和中國西北地區。此工程是由中共前黨魁江澤民拍板上馬,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該工程被指勞民傷財,還沒有全線完工,東線工程被曝徹底失敗。專家則指,其隱患或成為中原大地的災難根源。

綜合媒體的報導,空前浩大的中國南水北調工程東線和中線一期,至今已經耗資達約2500億元人民幣,加上後續工程和維修養護運行管理費用,總共將耗資5000億元人民幣。東線已經在2013年底宣告通水,中線也將在2014年汛後正式通水。

但這樣的一項建設工程,目前報導顯示,不但東線和中線都是失敗工程,並且還是慘敗,一敗塗地,無法交代,無法收場。

5月27日,有學者在香港媒體刊文稱,對南水北調這種空前規模的遠距離輸水工程,取一個基準線,設計調水能力每條線一年100億噸,如果能達到75%就是75億噸,就算南水北調工程成功了。但在2013年底建成通水的東線,已告徹底失敗

根據報導,南水北調東線從2013年11月15日開始第一次正式通水,至12月10日通水結束,歷時25天,共調3400萬立方米的水。算起來水流量僅每秒15.75立方,一年四季365天連續輸水,每天86400秒,算起來也達不到每年5億噸的輸水量,僅有設計指標每年一百億噸水不到5%。這是徹底失敗。

東線第一次通水,卻在12月10日宣告結束,之後,水渠就關閉了,只是在曬太陽。

報導指出,這樣一個耗費天文數字建成的龐大工程,一旦建成,就應該晝夜24小時一秒鐘也不停息地聯繫運行,以發揮其最大可能的經濟效益,除非中間因為故障不得不停下來檢修維護。

事實上,因為東線需要用強大的水泵提升水位,把水從低處逐級抬高,才能往北流動。驅動水泵要耗費巨大的電力,但沒人肯支付電費。而且調來的水太渾濁,污染太重,水價太高,沒人願意購買。因此,東線只能是建成之後即擱置不用了。

盡管東線已經建成擱置不用了,但當局仍硬著頭皮下達了東線2015年的年度調水任務。

根據報導,這次調水從5月7日至5月26日止,共20天,共調了4550萬噸水入駱馬湖,聲稱「完成」了本年度調水計劃。

分析指出,年調水量100億噸的浩大工程,建成後一年只打算調0.455億噸就算完成年度任務了,僅僅不到0.5%的利用率,幾千億的投資就當作打水漂了。

再計算一下,花20天調水僅4550萬噸,平均水流量僅有每秒26立方,如果一年連續運行,也只有每年8億噸,一年500億的成本,只調8億噸水,每噸的成本分攤是60多元人民幣。

可是現在下達的年度調水計劃僅有0.455億噸,攤到每噸水的成本高達1100元人民幣,每升污水1.1元,比瓶裝飲用水還昂貴,這是慘敗。

南水北調隱患或成為災難根源

南水北調工程橫穿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輸水線路長,穿越河流多,工程涉及面廣,包含水庫、湖泊、運河、河道、大壩、泵站、隧洞、渡槽、暗涵、倒虹吸、pccp管道、渠道等水利工程項目,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巨型水利工程。

但近年來,關於南水北調工程的負面報導不斷出現。外媒曾報導,南水北調或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致癌工程」。

隨著大陸環境污染嚴重,眾多癌症高發區與當地化工廠等排放污水有關。該工程東線和中線均流經環境污染嚴重地區,尤其流經眾多癌症高發地,未來進入北京等城市千家萬戶廚房餐桌的南水,將是污穢不堪甚或致癌毒水。

去年6月份,卸任的中共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曾刊文,批南水北調工程解決城市缺水已引發諸多問題。

仇保興在文中稱:隨著調水規模越來越大、距離越來越長,帶來了調水越來越困難、調出地水生態破壞越來越嚴重。同時,外調水工程量大、投資和運行成本高,調來水與當地水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越來越多。

一些地方出現了調來水與當地水成分差異導致自來水管道內的水垢溶解析出,形成了新的污染,且相當難以治理。所以,以長距離調水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陷入困境。

仇保興還援引了前蘇聯時期阿姆河、錫爾河引水項目與鹹海遭遇的例子,來說明不當調水引發的生態災難。

也有不少學者認為,南水北調後或將導致長江入海口遭受更大程度的咸潮倒灌,從而影響上海的飲用水質,造成水源危機。

旅居德國的國土專家王維洛曾表示,為了把10億立方米/年的水(相當於永定河的流量)引入北京,引水渠道要橫穿中原700多條自然河流,打破這些河流的自然規律。其隱患比三峽更大、威脅的面積更廣,很有可能成為中原大地的災難根源。

據報導,南水北調工程有三條調水路線,即東線、中線和西線方案。南水北調工程比三峽工程大2.5倍。是2001年北京取得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後,江澤民打著為北京奧運會提供清潔水的旗號,親批該工程上馬。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