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計劃如果改名叫「令市場」會如何?

令計劃如果改名叫「令市場」會如何?

令家,是比較與時俱進的。

這從他們家孩子的起名就能看出來。

其實這是好事情!沒啥錯!

不過,世界那麼大,世界總在變,起名以後固定了,就無法與時俱進了。

現在是市場為主導的經濟,你還計劃,那就跟不上趟了。

就很容易出事情。

還真就出事了。

令計劃近十年栽培了為數眾多的親信,隨著令計劃的落馬,如何清理令計劃的這批〝炸彈〞,已成為一大難題。公開資料顯示,1992年,令計劃被正式調入中辦。2007年,接任王剛升任中央辦公廳主任。在海外媒體的諸多報導中披露,令計劃在擔任中辦常務副主任、主任長達十年的時間裡,培養了大批親信。去年12月下旬令計劃出事後,其打造的隱蔽權力世界才漸漸浮出水面。

據稱,令計劃擁有獨立的情報系統,且行事低調,連其夫人谷麗萍的私行也不過問。令是波爾丁的效仿者和崇拜者。令所構造的獨立體系是依中央辦公廳調研功能而行的,而〝調研〞亦是情報活動之一種。令計劃落馬後,調查人員在令計劃家中發現數千份中辦檔案。據稱,令有目的盜取中辦機密文件2,700多份,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震動高層。

據稱,相信部分文件已被其胞弟帶到美國,成為美國要脅中國的籌碼,這就太可惡了。令計劃要是早點改名叫「令市場」,會不會就好一些了呢?就不瞎折騰了?

——「名不正,言不順」,這句話是孔子說的,後來林彪也重複過。其實,何止是「言不順」?「行不順」也是一定的。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