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公布徐純合被斃視頻,網友熱議

uzou

看了央屎公布的徐純合被斃視頻,我無話可說!現在,我希望那個聲稱拿到7段視頻的屠夫,出來走兩步!

中產階級在線

慶安槍擊案視頻公布。http://t.cn/R2Phdlf我的疑問:1。火車16:11分出發,11:25到了候車室,十分鐘後徐純合為什麼開始阻攔其他旅客?2。阻攔旅客時徐母為何坐在安檢口附近。3。李樂斌具備對徐純合完全的控制能力,為何放手回到警務室?4。為什麼沒有拿著防暴棍出來的視頻及李樂斌一直在打徐純合頭的部分

中產階級在線

看到徐純合被打的視頻,聽官方說徐純合打警察,我該相信自己的眼睛還是相信「官方」說的呢?—再請問,官方是哪個單位,什麼人的調查結果,會不會為這結論負責?

源氏無語

慶安槍聲的中國政治喻象

段宏慶

中國東北偏遠小縣城慶安,在2015年5月2日之前默默無聞。但隨著當日中午12時40分左右從慶安火車站候車室里傳出的一聲槍響,該縣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

在槍聲中倒地身亡的徐純合是慶安當地45歲的普通農民,開槍的是慶安火車站派出所一名警察。從理論上說,如何正確認識這個事情並不難,只需查清三個問題:警民因何發生衝突?警察在什麼情形下開的槍?警察開槍行為有無不當?

但在中國複雜的社會現實中,本來簡單的問題也變得無比複雜。事發兩周來,輿論沸騰,民情激憤,真相卻始終難求。議題則從「警察開槍」逐漸延伸到中國社會治理的諸多問題,如「上訪與維穩」「精英與民粹」「權力與腐敗」等等,議題的擴展反過來又進一步增加了對事件本身認識的難度,並加劇了社會群體意識的分裂。

中國是全世界槍支管控最嚴的國家之一,遇到大型活動、盛會,甚至連菜刀等都要實名制購買,民間更休提擁有槍支。所以,開槍在中國的意味非常深遠,民間涉槍就是特大案件,而警方開槍則意味著國家「正義力量」對犯罪分子的鎮壓。但這種觀念近年來不斷被衝擊,諸多媒體曝光的警察濫用暴力、任意開槍的血淋淋案例提醒著人們:當權力失去約束,槍口對準的可能不一定就是真正的犯罪分子,而且受害的可以是任何一個普通公民。

這種危機感,加上近兩年來公權力不斷強化社會管控導致的民間對立情緒,最終使得慶安火車站的槍響變成了一聲集結令,一場聲勢浩大針對警察、針對公權力的質疑就此開始。這場質疑最大的優勢在於,基於人命關天的案件、基於人文情懷,民眾能最大限度被團結,而公權力的還擊則會因自身的道德弱勢而相對無力、蒼白。

十多天來,慶安槍擊案經歷了數輪輿情反轉,徐純合從最初官方媒體報道的「歹徒」,變成網路上廣為流傳的「訪民」,日前又在某媒體挖掘下據稱「無上訪史」;新華社則從5月3日「新華社記者看到了槍擊現場的監控錄像」的報道,轉變為5月9日「追問慶安槍案:公布錄像,真相別總靠倒逼」的評論,堂堂一國中央通訊社,一周內態度如此迥異,足以作為研究中國新聞傳播的典型案例。

慶安當地官員更是真正見識了網路的力量。案發後代表黑龍江省市領導去慰問開槍民警的慶安副縣長董國生被曝光年齡、學歷造假,其妻在政府機構「吃空餉」,紀委隨後介入,董國生目前已被停職。但董國生不過是「躺槍」的第一個當地官員,涉及到該縣更多官員的各種舉報正在源源不斷被曝光,慶安從一個過去幾乎不為人所知,瞬間變成一個全國公眾眼中最黑暗、最腐敗的地方。

洶湧的輿情之下,5月12日,中央的態度終於在案發十天後姍姍遲來——還是新華社,報道稱「記者從公安部獲悉」:公安部鐵路公安局工作組已經趕赴慶安開展調查處置等工作,對民警是否屬於依法開槍情況的調查認定需要一個過程,調查結果將儘快對外公布。

這一來自公安部的消息讓民憤平息不小,但民間疑慮仍存,質疑公安部「自己人查自己人」,擔憂案件最終處理不明不白。

回顧慶安槍擊案,真相如霧裡看花,各方自說自話。當地警方堅稱開槍實屬必要,但始終不公開監控錄像;民間活躍人士深入當地調查,並自費高價收購了片段由現場目擊者拍攝的視頻,但也無法還原整個事發過程;前往當地採訪的媒體通過有限的當事人採訪,試圖拼湊出「真相」,但往往隔天的報道就以「更新」或「後續報道」,自我否定一些所謂的「事實」。

在碎片化的信息與不完整的事實面前,每個人都各取所需:有人看到的是一個公民被開槍打死,卻真相難尋;有人則發現死者生前「好酒、懶惰」;有人追問「為啥阻攔不讓上車,從而引發糾紛」;也有人說「面對掏槍的警察居然不退縮,是自己找死」……

我可以斷言,即便公安部的調查結果出爐,甚至現場監控錄像真的得以完整公布,這場警察開槍引發的輿論爭議仍不會終結,已經分裂的中國社會各界更不會就此真正達成共識,正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慶安槍擊案,每個人都只會相信他/她所願意相信的真相。

從這個意義而言,慶安槍擊案包含一個對中國社會的巨大隱喻,社會的分裂,公信力的喪失,國家治理的失敗,全在其中。

文章來源:宋勝利的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