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峴山一墓葬驚現5顆五彩舍利子

【新唐人2015年1月13日訊】 在佛教中,僧人死後所遺留的頭髮、骨骼、骨灰等,稱為舍利;遺體火化后所產生的結晶體,則稱為舍利子。不久前,湖北襄陽市考古隊在峴山腳下的安樂窩墓葬中發現了5顆五彩舍利子,目前已存放于該市的博物館中。

據陸媒《楚天都市報》報導,半個月前,襄陽市考古隊在清理峴山腳下的安樂窩墓葬時,意外在墓葬頂部的石龕上發現了一個繪有圖案的八角形盒。盒中,裝有5顆大小不一且形狀各異的晶體顆粒和一枚刻有「金玉滿堂、大定通寶」字樣的錢幣。

2014年12月25日,經過參與「第二屆襄陽道安論壇」的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佛教高僧的鑒定,初步確定5枚晶體顆粒物為珍貴的五彩舍利子,而存放舍利子的盒稱為佛龕。

據襄陽市博物館張靖介紹,5顆舍利子呈紅、紫、藍、金四種顏色,其中最大一顆直徑約30毫米。它們在燈光下熠熠發光,難得一見。

據報導,墓主的身份不是佛徒而是明王府的門官。考古專家表示,這很可能是跟墓主人生前有佛教信仰有關。

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至高的尊敬和供奉,被視為佛教高僧生前的功德慈悲和智慧的一種體現。有資料稱,佛家、道家的修煉者在長期練功時會積聚一些能量物質精華。佛者能量聚在頭部,道者則聚于下腹丹田,在修煉有成的僧人或道士離世後,其遺體火化時就會出現這種精華物質的結晶,人稱「舍利子」。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