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銀行壞賬創2006年來新高

【新唐人2014年10月30日訊】由於中國房地產市場下跌以及經濟降溫,銀行業不良率和不良貸款餘額進入「雙升」時代,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工商銀行(工行)壞賬增長,創至少2006年以來新高。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近日,總部位於北京的工行在提交給交易所的一份公告顯示,第三季度不良貸款率為1.06%,當季不良貸款環比增長9%,增至人民幣1155億元,這是該行2006年上市有季度數據以來最大增長。當季凈利潤同比增長7.7%至人民幣724億元(118億美元)。

伴隨著更多借款人違約,大陸經濟增長放緩還會令股價承壓,彭博報導預計,今年工行全年利潤增速將創至少2001年以來新低。而其他已披露季報的銀行不良率和不良貸款餘額較年初都有上升。

群益證券駐上海的分析師鄭春明表示,隨著中國壞賬繼續攀升,工行仍面臨壓力;由於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企業的經營環境變得更加困難。

工行股價今年在香港下跌2%,相對而言,富國銀行和摩根大通在紐約分別上漲14%和2%。

工行的不良貸款在9月份增至1,155億元,高於6月份的1,057億元。這是該行2006年上市有季度數據以來最大成長。不良貸款率為1.06%。

中國經濟第四季度仍面臨下行風險

陸媒財新網10月21日報導,對於中共官方公布的GDP等經濟數據,一些機構表示,四季度經濟增長仍面臨較大下行風險。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9月經濟增長主要由外需帶動。內需方面,投資繼續低迷,增速再次超預期下滑。房地產銷售雖然在各地放鬆調控政策下略有改善跡象,但整個市場仍承受較大壓力。

徐高表示,中國大陸投資疲軟的態勢並未改善,發達經濟體也處於短期調整之中,帶動中國經濟短期企穩的外需力量並不明朗,中國經濟在第四季度可能面臨較大的下行風險。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表示,中國經濟通縮風險正在上升。尤其是在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環境下,人民幣匯率走強可能增加中國經濟通縮的風險。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