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高官「空降」韓國是為公佈金正恩下臺做鋪墊?

金氏獨裁統治的朝鮮,可以犧牲一切為獨裁服務。它倒行逆施的統治,與世界潮流格格不入,所以,它外強中乾,非常脆弱,除了糧食和金錢之外,會封鎖、排斥和隔絕外來的一切。朝鮮的神秘也由此而生……

要想破解神秘朝鮮的內部發生了什麼情況,只有通過其外部異常變化,來詮釋、猜測和解析內在的變化。

金正恩從父親金正日手中接過獨裁政權之後,他採取一系列行動,幹掉其父親留在他身邊的多位「老臣」,甚至殘忍血腥地殺死曾情同父子的姑父張成澤。金正恩執政三年來不斷地折騰,被外界「破解」為:金正恩政權的不穩定和統治面臨著嚴重危機。

進入9月之後,一直對抛頭露面而樂此不疲的金正恩,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甚至缺席朝鮮最高人民會議。這種異常,馬上引起外界猜疑紛紛。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猜疑越來越多,猜疑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從金正恩生病,到被控制、軟禁等,到目前猜疑被篡權、毒殺等等。

那麼,已經一個月沒有露頭的金正恩到底怎麼了,朝鮮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

10月4日,在毫無任何徵兆情況下,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長黃炳誓,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兼朝鮮國家體育指導委員會委員長崔龍海,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兼統一戰線部部長金養健等組成的朝鮮高級代表團,已參加亞運會閉幕式為名,突然「空降」韓國。

朝鮮二、三、四「把手」同時「空降」韓國,這種高規格,是南北「分家」六十多年來的頭一次。在朝韓雙方隨時有可能發生衝突和戰爭的緊張氣氛中,朝鮮突然做出這樣的異常舉動,很吸引媒體和專家們的眼球,也刺激和激發了媒體和專家們破解、猜測這種「異常」的熱情。

目前,「金正恩已經‘廢了’說」和「朝鮮發生了政變說」,成了外界媒體和專家們猜測和分析的「主流」說法。

如果確實「金正恩已經‘廢了’」和「朝鮮發生了政變」,這是一種合二為一的因果關係:如果朝鮮發生了政變,很自然是以金正恩已經廢了為前提。

筆者仔細揣摩如上兩種猜測和分析的說法,其實也並非不能「自圓其說」……

從朝鮮官媒公開金正恩「有恙」,到訪韓高官說「身體沒問題」,這種前後矛盾說法足以證明朝鮮發生了大事情。

獨裁政權,首先控制的就是輿論。因為,輿論對獨裁者來說是,成也輿論,敗也輿論。因此,絕不准許出現對獨裁者或獨裁政權不利的「雜音」存在。

朝鮮官媒公開報導金正恩「有恙」,在正常情況下,這是獨裁統治的高度機密。然而,這「高度機密」卻被朝鮮官媒給公開了,不可思議。緊接著,金正恩「有恙」的消息被訪韓高官給否了,並說金正恩「身體沒問題」。這種「前言不搭後語」的兩種說法的背後定有「陰謀」。

朝鮮官媒公開報導金正恩「有恙」,是不是用來掩蓋「金正恩已經‘廢了’」的真相?訪韓高官又說金正恩「身體沒問題」,是不是為不久要公佈「金正恩已經‘廢了’」的真相埋下伏筆?

朝鮮三位高官同時「空降」韓國,從表情慈善,到言語柔和這種十分異常的行為和言談舉止,足以證明朝鮮發生了大事情。

「倒驢不倒架」,這歷來是朝鮮官員在對外交往上的表現。哪怕是對外尋求援助、要錢要物,在交往中言談舉止上非常「嚴肅」,表現出強硬的「風骨」。

其實,朝鮮官員這種言談舉止上的「嚴肅」和強硬的,都是為了給金氏「當家人」和朝鮮百姓看的一種「造型」。

金氏三代為了維護家族統治,絕不准許官員個人對外國「示好」,更不准許說外國好。在這一點上,從金日成開始就已經定下基調。金日成掌控朝鮮政權之後,首先毫不留情地清洗「親蘇派」和「親中派」和「延安派」等,包括金氏第三代繼承人金正恩殺死「親中」的姑父張成澤就已經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

朝鮮官員的對外「造型」,折射出朝鮮獨裁統治的脆弱。在對外交往上,金氏家族最害怕和最忌諱的就是韓國。因為,一直說要「統一」,其實最害怕的就是南北統一。因此,韓國是金氏家族永遠的敵人、大敵。

那麼,在金正恩「有恙」的情況之下,在平壤已經全城戒嚴(據英國媒體報導)非常時期,在似乎明顯屬於未經金正恩同意的「擅自行動」下,朝鮮二、三、四「把手」同時突然「空降」到「敵國」——韓國,並且一改以往朝鮮官員的對外「造型」,氣氛極為輕鬆,這絕對不是金正恩的意願,也應該是金氏家族最不能容忍的傳統禁忌。然而,它卻又實實在在地發生在除金正恩之外的三位高官的身上。

朝鮮三位高官在韓國的異常舉動和言行,如果金正恩還在掌控政權,很可能會遭遇殺頭之罪。然而,朝鮮三位高官在韓國表現出十分罕見的輕鬆自如的言行、表情,是不是證明了他們已經擺脫或者不再不受金正恩的控制了呢?朝鮮三位高官的言行舉止,是不是在向韓國傳達一種資訊:在不久的將來公佈金正恩「廢了」、三位「親韓」高官掌控政權之後,首先得到韓國的支援和援助呢?

朝鮮三位高官突然「空降」韓國,仿佛是在為收拾「金氏政權殘局」、尋求支持和支援埋下伏筆……

朝鮮駐聯合國代表更表示,將於近日召開發佈會,介紹朝鮮人權狀況。很顯然,金正恩遇到麻煩了。到底是什麼麻煩呢?答案很快就見分曉。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