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需不足 出現「惡性」貿易順差

【新唐人2014年9月9日訊】中國8月份貿易順差再創歷史新高!中國海關總署9月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2.2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有分析師認為,這種順差的成因是內需放緩,因此是「惡性」順差。

中國海關總署8日公佈了今年頭8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數據。8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2.2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1.28萬億元,增長9.2%;進口0.98萬億元,下降2.4%;貿易順差3061億元,擴大76%。

中國的貿易順差已經在7月創下單月曆史新高,又在8月份繼續刷新7月份的記錄,並已接近500億美元。有經濟分析師預測,出口強,進口弱,貿易順差高企的格局將會在未來幾個月持續存在。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對歐洲、美國、東盟和日本的進出口額都保持增長,同比增長分別為9.9%、4.4%、4.2%和0.5%。

但是,中國內地同香港的雙邊貿易額同期下降了17.9%,為1.37萬億元人民幣。

進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前8個月,中國進口鐵礦砂6.1億噸、原油2億噸,分別增加了16.9%和8.4%。

渣打銀行經濟師李煒對英媒BBC中文網說,當前的順差主要是中國進口放緩的結果,而進口放緩的主要原因是內需放緩。

在進口放緩的同時,出口受到前期歐美經濟復甦的支撐而有所增長。李煒說:「這兩方面,一快一慢,就出現了中國貿易順差近幾個月來持續出現新高的現象。」

他認為:「如果中國順差的反彈是由於出口加速,同時進口也同樣加速的話,那是一個好現象。但當前恰恰相反。出口在緩慢加速,但是跟中國內需相關的進口放緩的幅度是更快、更大的。」

他說,這種情況造成的順差,應該說是一種惡性的順差,而不是良性的順差。

進口數據疲軟預示內需不足

《華爾街見聞》報導,大陸海關總署公佈的這個進口數據顯示,中國進口數據已連續兩個月疲軟,市場開始擔憂房地產降溫對中國內需可能產生較大影響。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也認為:「進口數據疲軟可能預示著中國內需不足。」

大陸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稱,今年中共兩會確定的進出口總額預期增長7.5%,前8個月累計增長0.6%,進口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國內需求轉弱,貿易順差才出現衰退性擴大。

蘇格蘭皇家銀行的經濟學家Louis Kuijs認為,中國進口增長放緩發出了需要增加寬鬆政策的信號。而出口的增長,貿易順差連創新高,加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澳新銀行研究主管Mark Pervan認為,進口數據疲弱預示著中國人在短期需求方面更謹慎,因為目前房產市場正在下行。

路透的專欄作家Clyde Russell認為,中國的大宗商品進口數據如鐵礦石、銅、煤這類大宗商品也發出了警報。8月未鍛軋銅進口環比持平,鐵礦石進口減少9.3%,煤大減18.1%。

Russell認為,大宗商品生產商擔憂,中國的進口需求並未像過去那樣對價格下跌做出反應,大宗商品價格走低未必會刺激中國採購量的上升。

渣打銀行經濟師李煒指出,中共當局應該出台進一步的經濟刺激政策,以有效地促進貸款的需求和降低融資的成本。

他說:「我們認為,在9月份、10月份之前,央行可能會再次下調存款凖備金率,從而刺激整個市場對未來經濟增長預期的信心的恢復和信貸需求的增長。」

李煒說,當前中國經濟之所以長期走不出這種低迷狀態,主要是因為市場缺乏對未來經濟增長、經濟復甦的信心。而要恢復信心,就需要一些明顯的、強烈的經濟刺激措施。

但是,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天則經濟研究所榮譽理事長茅於軾對經濟刺激的做法表示不贊成。

茅於軾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說:「我不贊成刺激的辦法。我贊成結構調整。結構調整是最好的刺激,它沒有副作用。刺激的辦法會留下一些後患,通貨膨脹,經濟結構進一步地扭曲。」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