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胡習探訪秀有何玄機?

繼香港血案、昆明慘案之後,烏魯木齊火車站爆炸案的餘波未了,廣州火車站砍殺案又暴發了。在江澤民集團一連串的暴恐襲擊鬧得大陸民眾人心惶惶之際,前中共黨魁胡錦濤和現黨魁習近平的探訪秀也弄得整個大陸沸沸揚揚。你方唱罷我登場,讓人目不暇給,眼花繚亂。

新唐人報導,5月4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到北京大學探訪了87歲的著名哲學教授湯一介先生,隨後,中共官方媒體,包括新聞聯播,都報導了習近平會見現年87歲的北大著名哲學系教授湯一介的新聞。報導都千篇一律地渲染了習近平「快步迎上去」同湯教授親切握手、與湯教授「促膝交談」的情景,並讚揚他「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發展、創新作出了很大貢獻」。當天,中共喉舌《新華社》官方微博還發佈了習近平與老教授拉手的照片。

外界分析,湯一介在「89學運」時曾要求當局釋放政治犯,在江派高官接連落馬、中南海內部發生混戰的敏感時刻,習近平與支持「89學運」老教授拉手,讓踏著「六四」鮮血上位的中共前黨魁江澤民不僅「兵敗如山倒」,更是終日惶恐不安。

然而,竊以為,江澤民並不在乎習當局拿「六四」說事兒。因為江澤民早就將自己與中共作了徹底的捆綁,任何打擊江澤民的動作最終都將是中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任何江澤民的罪惡也都是中國共產黨的罪惡。這也是「紅二代」、「紅三代」的太子黨們明知江澤民邪惡卻要反對甚至掣肘習近平「打大老虎」的原因。中共根本無法與江澤民脫開干係,根本無法與「六四」切割。如果習近平拿探訪湯一介、假裝要為「六四」平反當神器嚇唬江澤民,那就大錯而特錯了,不但打蛇沒打到七寸,反而會被蛇咬。

在探究誰製造了「六四」事件這個問題上,無疑,鄧小平等中共元老及剛上位的江澤民是89年「六四」事件的主導者與執行者;據李鵬《六四日記》的詳細記載,當時包括胡錦濤在內的所有省一級的省委書記都有表態,表示支持中共中央的決定。習近平不會不知道,「六四」事件不只是最高領導者的「錯誤」,還是整個中共的「錯誤」。因此,習近平上演「探訪秀」並不完全是為了嚇唬江澤民,而是另有玄機。

此前,中共官媒高調報導了在「十八大」上「全退」的前黨魁胡錦濤於4月11日參觀胡耀邦故居的消息。其實,據新唐人報導,胡錦濤當日還看望了老畫家黃永玉先生。報導稱,之所以中共官媒對胡錦濤看望老畫家黃永玉的消息隱瞞不報,原因很簡單,因為黃永玉老先生是當年文革中被迫害的對象。這位老人曾經斬釘截鐵地誓言,對文革「不原諒也不忘記」。

前黨魁胡錦濤與現黨魁習近平,一前一後緊鑼密鼓地高調探訪,絕非巧合,而是在習江博弈不斷升級的敏感時刻,急急忙忙將自己與受民眾擁護的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與在「文革」、「六四」當中受迫害的老教授和老公知們放在一個隊列裡,也就是說,是一個有關「站隊」的表演。

胡習不僅要將自己與胡耀邦、黃永玉和湯一介等放在一個隊列裡,習近平還將自己與農民放在一個隊列裡。

大紀元5月12日報導,5月9日下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來到河南省尉氏縣張市鎮,在一片麥穗正在灌漿的麥田中,數次提到自己是農民身份,說「我們都是種莊稼出身」,「我們這些人都是農民出身」,「我當了7年農民」。

習近平分明是「紅二代」、太子黨出身,為何要稱自己是農民出身,給自己臉上「貼金」?顯然,習這是在跟處在中國大陸最底層的農民「套近乎」,是在上演親民秀。此舉亦可視為習近平是在向太子黨做宣示或切割,表明他同某些太子黨不一樣。

胡錦濤、習近平在變幻莫測、波詭雲譎的艱難時局中上演探訪秀和親民秀,表明中共內部的權利鬥爭在不斷升級,形勢在不斷惡化,中共政權已接近崩潰邊緣。他們希望所有擁護胡耀邦的民眾、曾經受到「文革」和「六四」迫害的公知們,都來支持習近平和習近平當局。

胡錦濤、習近平在面臨中共獨裁政權即將崩潰的危機時刻,想到了要與前總書記胡耀邦一起「站隊」,想到了要與在「文革」和「六四」中受到迫害的公知們一起「站隊」,想到了要與農民們「套近乎」,卻唯獨沒有想到要與受迫害的法輪功「站隊」,沒有想到要與受迫害的法輪功學員「套近乎」,哪怕是小小的安撫也沒有,這絕對不是一種疏忽。

上面說到雖然江澤民將自己與中共作了徹底捆綁,任何打擊江澤民的動作最終都將是中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看起來習近平似乎很難從中解套,但其實不然。有一個絕殺招絕對能輕而易舉降服這頭怪獸,那就是法輪功。如果習近平能夠探訪受迫害的法輪功學員,能夠主動站在法輪功的隊列裡,哪怕是握著受迫害法輪功學員的手拍一張照片,江澤民見後必然口吐泡沫立刻倒地。可謂四兩撥千斤。可惜的是,胡錦濤和習近平都沒有想到這一點。習近平放著制勝法寶不用,而要絞盡腦汁搞那些讓人費盡心思的事情,要害在於,習近平要保中共。

不過,習近平想到了要站在農民、公知和大陸民眾這一邊,不能不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眼光還要看遠一點,步子還要邁大一點,動作還要果敢一點,將自己毅然置身於全世界的懷抱之中,置身於普世價值這一邊,徹底與中共決裂,果斷解體中共——這才是眾望所歸。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