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旺角「便溺」風波

最近,一位來自大陸內地的兩歲男童在香港旺角鬧市隨地大便,被壹週刊記者攝錄全程。大陸官方媒體扭曲事件,把大便淡化成小便,把兩歲男童改為「幾歲女童」,使得近兩年風波不斷的中港矛盾再度激化。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的林忌評論,事情原委是這樣的:「四月十五日,一對大陸夫婦在香港旺角街頭鬧市,放任兩歲男童隨地大便,被壹週刊記者攝錄全程,這對夫婦發現後,搶奪記者相機與記憶卡;路過有位吳先生相助記者,後被該婦人以嬰兒車撞擊受傷;警察到場拘捕該對夫婦;男子涉嫌盜竊,其後被無條件釋放,女子涉嫌普通襲擊被捕,獲准保釋候查。事件傳出多個版本,後因壹週刊記者終於取回記憶卡,上載全紀錄,得以令真相大白」。

在大陸官媒的刻意操作下,搜狐網站上的民意調查顯示,有64.7%的人覺得「孩子尿急當街小便可以理解」,並認為「香港人對大陸人就是有偏見」。應該說這種行為在大陸的確司空見慣,為人父母者更是覺得孩子憋得受不了,就地解決理所當然。這種認知是文明刻度的差異造成的。加上內地人對香港不夠熟悉,旺角一帶各種快餐店比比皆是,其廁所和美國一樣,都是向公眾開放的,這對愛子心切的父母可能並不知道。

問題是,香港人不接受隨地大小便這一內地壞習慣,這不是「偏見」,而是不同層次的文明對另一層次的抗拒。其實,近年來許多中港衝突都是這樣引起的。記得上次內地乘客在香港地鐵車廂進食,也引發了一場風波。當時香港市民出言勸止,事件的始末體現了香港市民普遍的公民教育和公民意識的水準。而當時內地女子用「下車罵死你們」的標準悍婦口吻來回應。反而是這個內地媽媽所帶著的小女孩童言無忌說了一句:「應該是媽媽不對。」由此可見,同樣是大陸人,並非天生就接受地鐵上可以隨意進食這一標準,況且內地地鐵其實也有此規定,只不過如同中國的憲法,共產黨自己就不尊重,普通百姓沒有法制觀念和缺乏契約精神,這就不足為怪了。

這些原本屬於文化摩擦的問題,大陸官媒的介入,使其迅速升級。《環球時報》指港人應包容大陸旅客的行為,拍下小孩當街便溺照,即顯示香港人集體不文明。而《人民日報》海外版更抨擊港人「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不體諒別人的難處,絕不是文明的表現」。至於香港人的感受,香港城市文明的準則,是否內地人也應尊重,《人民日報》沒有給個說法。

有大陸官方傳媒推波助瀾,事情的性質已經轉化為文明的對抗,而非一般的文化摩擦了。這場「便溺」風波,和上次地鐵車廂進食一樣,顯示了中國大陸沒有公民教育。公民這個詞在大陸只具備身份意義,譬如某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但沒有公民所代表的社會角色。習近平這一朝再次限令媒體不得使用和鼓吹「公民社會」,中共高層語錄以及黨的文件沒有任何一句提到「公民」二字,反覆使用的只是「人民群眾」。公民是有人權人格的個體,群眾是沒有面孔的群體,他們只是從屬於國家這個宏大符號的臣民。

前不久,有一位美籍華人策劃了一個小小的社會實驗,她和夥伴分別在紐約的華爾街、時代廣場、中央車站假裝摔倒,全過程都由隱蔽的攝像機實錄。結果都在幾秒鐘之內有路人上前相助,詢問要不要救護車,或攙扶摔倒者到路邊坐下,關切地問是不是低血糖導致頭暈,又把自己的飲料和餅乾拿出來,總之無微不至。最後一定會說:能幫助你是我的榮幸。這組視頻在國內網絡引起紛紛議論,這令人想起南京彭宇案和佛山小悅悅的命運。

由此想到,內地人到香港和美國,除了遊覽和掃貨,更應該見識和學習那裡的公民社會和公民意識。無論是地鐵進食,還是隨地大小便,香港市民挺身制止,這都是公民德育活教材。大陸如果有這樣的公民,被車輾的小悅悅就不會無人相救;遇到有人摔倒,路人就不會袖手旁觀。然而,當中國大陸民眾真有了公民意識,對公共事務勇於承擔,中共統治者卻又覺得對政權安全構成了威脅,這就是大陸公民社會難以生根和發育的根本原因。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