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河水被化學品污染之後

【新唐人2014年4月6日訊】今年1月初西弗吉尼亞州首府查爾斯頓(Charleston)附近的埃爾克河遭到化學品泄漏污染,造成近30萬周圍居民用水危機,事件引發全美傳媒關注及熱議。回顧危機的發生、處理及善後,可以有助於了解美國政府及環境保護機構的運作。

泄漏事故發生在1月9日,一家為煤礦企業提供化學用品的工廠「自由企業」的儲存罐發生泄漏,大約7500加侖的液體化學品(4-Methylcyclohexanemethanol,簡稱MCHM)流入地下,由於這家工廠的化學儲存罐位於埃爾克河上游,離開該地區主要自來水公司「西弗吉尼亞美國水廠」的廠區不到兩公里,因此,不久這些泄漏到地面的化學品,很快就從地下流入埃爾克河,使埃爾克河遭到污染。

化學品泄漏的當天上午,「自由企業」廠區周圍的居民就聞到了空氣中有一種甘甜的異味,有人便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州的環境保護署在上午八點多接到了居民的抱怨電話,而根據「自由企業」的說法,他們的員工是在上午十點多才發現泄漏的,並採取了緊急處理措施,一方面立刻將儲藏罐內的化學品轉移,另外一方面則清理地面的殘留物。

接到居民的抱怨后,環保署的檢查人員立刻趕往「自由企業」廠區,在十一點左右就確定了泄漏的源頭。根據當時參加檢查人員的說法,泄漏並非剛剛發生,而是有一段時間了,因此,有媒體懷疑泄漏不是發生在1月9日,而是1月8日。

環保署確定化學品泄漏事故后,立刻通知了西弗吉尼亞美國水廠,接到通知后,由於不清楚泄漏規模有多大,西弗吉尼亞美國水廠還很自信地認為他們的水處理設備可以過濾掉流入水中的化學污染物,不會影響水質。但到了下午四點左右,廠方發現水處理過濾系統已經無法完全過濾污染化學品,因此在五點零九分通知了相關部門,並在五點四十五分告知用戶不要飲用自來水,受到影響的居民約30萬人,涉及範圍達9個縣。

流入河中的化學物雖然並非劇毒危險品,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噁心、嘔吐、頭暈、頭痛、腹瀉、眼睛發癢及皮疹等,但西弗吉尼亞州長湯布林(Earl Ray Tomblin)還是在第二天宣布全州處於緊急狀態,要求居民不要飲用自來水,也不要用來煮飯、洗澡、洗衣服。湯布林還下令出動州國民警衛隊前往受災地區,幫助發放瓶裝水。與此同時,歐巴馬總統也宣布西弗吉尼亞州處於救災狀態,啟動聯邦資金,幫助當地居民。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因此緊急調動救災物資,在當地發放給居民。與此同時,國土安全部也加入救災行動,調派車輛運送食用水。事故發生五天以後,湯布林州長才宣布取消使用自來水的限制,表明水質已經恢復正常,可以安全飲用。

西弗吉尼亞州的此次化學品污染,已經是該州在最近五年中發生的第三次環境污染事故,引起很大社會反響。許多人雖然認同政府事故處理的快速反應以及公開透明程度,但還是質疑政府的監管力度不夠,沒有採取足夠的措施在事前防範事故的發生。也有輿論認為,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經費削減,影響到環保監管部門的運作,使得環保監管部門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完成本職工作,今後難以避免再次發生類似事件。

事故主角「自由企業」的做法也受到大眾批評,該企業不但沒有在第一時間發現泄漏事故,而且沒有第一時間通知自來水公司。該企業總裁在事故發生的第二天傍晚才召開新聞發布會接受記者提問,並不願回答關鍵提問。事故發生后不到10天,該企業便申請破產保護。有輿論認為,這是為了防範可能出現的大量法律訴訟。

在此次事件中,受到影響的居民約30萬,有700多人報告身體出現各種不良反應;送醫就診的有14人,不過沒有一人有嚴重癥狀。

圖文來源:霧谷飛鴻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