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甘肅西和手工造宣紙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2月15日訊】甘肅東南部隴南市西和縣是歷史上有名的仇池古國核心區域,千百年過去了,在西和縣西高山鄉朱河村,至今還完整的保留著我國古代造紙的民間傳統工藝。

西和麻紙小尺幅土著特產紙張,西和縣多年也以出產傳統工藝製作的麻紙而聞名。西和麻紙素以紙色古樸、紙質柔韌(抗撕裂)、耐磨、手感綿滑、極富彈性、不褶皺、千年不朽而適宜傳統毛筆書寫優雅的書札文書、傳統書畫裝裱、裱褙糊墊、各種紙活工藝製作、包裝等多種用途,該紙也是非常環保型的紙張。

尤其近年來眾多傾向仿古創作的書畫家非常喜愛使用西和麻紙創作,運用西和麻紙創作的仿

古書畫作品效果是其他宣紙無法媲美的,因此也廣泛譽為「西和宣紙」。西和麻紙的製作以家庭作坊生產形式為主,產量不高。

西和麻紙主要生產原料產自本地特產枸樹皮。是以純枸樹皮為原料進行加工的農村原生態紙品,手工製作,具有紙質細膩、柔韌、纖維多、保存壽命長和實用性強等優點,是書畫創作、產品包裝、收藏饋贈的理想產品。它與現存的古代書畫作品中《平復帖》等諸多作品紙質及其相似。西和枸樹皮麻紙書畫作品的仿古效果相當好,以其厚重的歷史滄桑感和自身的魅力,重新受到世人的關注,廣受越來越多的書畫家的喜愛。

西和縣的造紙技術

在西和縣西高山鄉朱河村,一路沿山路盤旋而下,路邊灌木叢生,製作麻紙的構樹隨處可見。朱河村的手工麻紙在村裡人眼中並不稀奇,而用構樹皮製作麻紙源於何時,已無從考證。據當地人介紹,該村造紙歷史至少有1000多年,村裡人基本都會做,現在村裡還有幾十戶人家在做,而大部分是老年人和中年人。

但是,枸樹皮麻紙製作一般有72道工序,由於種種原因,掌握高超的製作技術的人很少。而且工藝以家傳形式保守相傳,概不外傳。

朱河村村民劉智慧說:「一直以來,我們朱河村的村民祖祖輩輩一直用原始、簡單的工具,按照原始、複雜、完整的流程製造著純天然的手工構樹皮麻紙。這套工藝大致可分為備料、原料加工、挑揀、蒸穰、碾穰、刀切、手搓,砸穰、淘穰、打撈、麻錢記數、榨水、上牆,撕下扎捆、刀切剪齊等幾十道工序,有『麻紙七十二道手,上牆還要吹一口』的諺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