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連載】《濟公全傳》第一百二十九回

【新唐人2013年9月19日訊】【導讀】《濟公全傳》是明末清初出現的一部描寫濟公傳奇事跡的小說,全稱《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簡稱《醉菩提》,又名《濟顛大師玩世奇跡》、《皆大歡喜》、《度世金繩》等,以濟顛和尚遊戲風塵、渡世救人為主線,其間又穿插劍客、俠士行俠仗義的活動及正邪鬥法、捉妖降魔等情節,是一部別具一格的武俠小說,尤其是書中的主人公,既「顛」且「濟」,他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可以說是中國小說史上罕見的亦俠亦僧亦丐亦神的喜劇性人物形象,成為後世武俠小說中喜劇俠客形象的重要淵源。

第一百二十九回 見字柬立志體妻 濟禪師善救烈婦

話說李文龍撿起這宗東西,拿到屋中一看,原來是一個手卷包。打開一看,裡面有 一對赤金耳墜,裡面還有三張字柬,李文龍一看,頭一張是七言絕句,上寫:   

難割難捨甚牽連,雲雨歸來夢裡歡。
學生至此無別事,特意前來送墜環。
李文龍一看,氣得顏色更變。再一看第二張,也是七言絕句一首,上寫:   

學生前者約佳期,娘子恩情我盡知。
回家焚香求月老,但願長久做夫妻。
李文龍越看越有氣,再一瞧第三張,是西江月,上寫:   

前贈鐲串小扇,略表學生心田。
寄與娘子要收嚴,莫與尊夫看見。
預定健期有日,後門暗畫白圈。
雲雨時來會巫山,定做夫妻永遠。



李文龍看罷,氣得三屍神暴跳,五靈豪氣騰空。自己一想:「好賤婢,做出這樣事 來!原來與人私通。」李文龍一想:「字柬上有前贈過鐲串小扇,我何不找找這個東 西!」本來屋中就是一個破箱子,也沒別的東西可以掩藏東西,李文龍過去就開箱子, 鄭氏說:「官人開箱子找什麼?」李文龍說:「我找東西。」說著話,一翻箱子,果然 箱子裡有一只真赤金鑰子,一把垂金小扇。李文龍把鑰、扇拿來,往桌上一摔,問鄭氏 這東西哪裡來的,鄭氏一瞧也愣了,說:「我不知道。」李文龍說:「好,我家裡日無 隔宿之糧,哪裡來的這東西?你不知道,這東西怎麼會到箱子去?好,好,好,我李氏 門中,清淨門戶,書香門第,焉能要你無廉無恥之輩跟我一處!」說著話由家中出來, 一直來到西門。城門已關,門軍一看,認得是李文龍,說:「李先生黑夜光景上哪去? 我正要求先生給寫兩把扇子。」李文龍說:「寫扇子倒容易,勞駕你把城門開,我出城 找人去。」門軍立刻開了城,李文龍來到二條胡同一叫門,原來鄭氏娘家的舅媽馬氏在 這住家,當初鄭氏出聘事,是勇母家出聘的覦在馬氏也居了漏,跟前有一個孩子叫賴子。 李文龍來此一叫門。賴子出來把門開開,一瞧說:「大姐夫來了。」李文龍氣哼哼走到 裡面,馬氏說:「大姑爺,這時候來此何干?」李文龍說:「我請你到我家去,有要緊 的事。」馬氏說:「不用說,你們夫妻又吵嘴了。依我說別吵鬧,過這份苦日子,莫叫 別人家笑話,說窮極了。」李文龍說:「不是,你到我家就知道了。」馬氏無法,跟著 來到李文龍家中,見鄭氏正哭得死去活來。李文龍說:「趁此把你外甥女帶了走,我這 家中不要她。」馬氏說:「為什麼呀?辯兩句嘴,也不要緊,何必這樣大氣呢。」李文 龍說:「她不犯七出之條,我也不能休她。你來看這鋼於,他與人私通來的,你趁此帶 了走。」馬氏說:「甥女你到我家住兩天罷,等大姑爺把氣消了,我再將你送回來。」 馬氏勸著,鄭氏剛抱起孩子要走,李文龍一把把孩子奪過來,說;「鄭氏你這一走,不 定嫁與張、王、李、趙什麼人,這孩子是我李文龍的,我留下。」鄭氏見把孩子穿過去, 心中好似箭刺刀割一般。李文龍直催著快走,

馬氏把鄭氏帶到家中,次日鄭氏娘子直哭, 叫他舅母來給勸解李文龍,本來鄭氏實不知這東西是哪裡來的。馬氏來到李文龍門首一 叫門,李文龍沒開門問:「誰?」馬氏說:「大姑爺有氣麼?我來勸勸你。孩子也得吃 乳,我還把姑娘送回來罷。」李文龍說:「你趁此次走,誰是你的大姑爺?哪個認得 你?』嗎氏一聽,說:「好李文龍,你真不知自愛,你自賭氣,彷彿還求著你哩!」自 己回家告訴鄭氏說:「李文龍不開門,出口不遜,我不能再給他跪門去。姑娘你就在我 這裡住著罷。我這裡做針形,有你一碗粥吃。你自己拿主意,我也不能管,先嫁由爹娘, 後嫁由自身。你不願意跟我住著,任憑你自便。」鄭氏一聽,放聲痛哭,又想思孩子。 孩子也是想娘,李文龍見孩子要吃乳想娘,手裡又無錢,聽外面賣燒餅的來了,出去說: 「賣燒餅的,我這孩子直哭,你賒給我一個燒餅,過天我再還你錢。」賣燒餅的歎了~ 聲,說:「先生有所不知,我沒有本錢,賒不起。先生從沒跟我張過口,也罷,我給一 個孩子吃罷,給錢不給倒不要緊。」李文龍把燒餅嚼爛了喂孩子,那焉能行?一連三天, 李文龍又氣又慘,三天水米未進,孩子也餓壞了。東壁廂有一家鄰居姓王,也是夫婦兩 個人過日子,男人王瑞,在外保嫖。今天王瑞回家來,問問妻子陳氏,西隔壁李先生因 為什麼把媳婦休了。

陳氏說:「你怎麼知道?」王瑞說:「不但我知道,我還聽說李先 生的媳婦在她舅母家,已然說妥了人家,給做過兵部尚書卞大人的兒子卞虎卞員外續弦, 今天晚上就要娶了。你過去問問李先生,倒是因為什麼休的?」陳氏即來到李文龍門首 一打門,李文龍開門一看,說:「嫂嫂來此何干?」陳氏說:「你大哥叫我過來打聽打 聽,你為什麼把弟妹休了。」李文龍歎了一聲,說:「一言難盡,她犯了七出之條。」 陳氏一看孩子不成樣子,陳氏說:「可了不得,這孩子要糟蹋,我這裡給你二百錢,你 給孩子買點藥吃罷,給他買糕干泡泡吃,我給你看門,你買去罷。」李文龍無奈,抱孩 子出來買糕。剛一出門,濟公來到近前,和尚說:「好孫女婿,你真膽子不小,你欺負 我們娘家真沒人,把我孫女無故給休了。什麼叫七出之條?是親眼見的麼?我非得跟你 打一場官司,你家裡等我,我非得告你去。」李文龍一想,平空又惹出一個爺爺來,過 門也沒聽見提過,看和尚瘋瘋顛顛,李文龍心中納悶。和尚說:「好東西,我剛打外面 游方回來,出了這個事。你瞧,我這重孫子也不成樣子了,我給你點藥罷。」和尚給小 孩嚼了一點藥,擱在孩子嘴裡。和尚說:「李文龍你家裡等著過堂罷。」說完了話,和 尚就走。李文龍借值住了,也沒問問和尚倒是怎麼回事。

和尚往前走著,正碰見王 雄、李豹兩個人奉老爺諭出來找和尚。王雄、李豹一瞧見和尚,王雄、李豹一商量說: 「咱們過去要提說老爺叫他,和尚准不敢去,莫若咱們蒙他,把他領上,到衙門再放 他。」李豹說:「對。」王雄見和尚來到近前,「嘩啦」一抖鐵鏈,把和尚鎖上。和尚 說:「喲!為什麼鎖我?」王雄說:「好和尚,你惹的亂子多大?衙門說去罷。」拉著 來到行內,王、李不敢把和尚鎖著見老爺,王雄說:「和尚你央求央求我們,把鐵鏈給 你撤了。」和尚說:「你敢撤?你們指官詐騙。老爺一無簽,二無票,我和尚沒做犯法 事,怎敢鎖我?你們央求我,我也不撤,見老爺去。」王雄一想:「這便怎處?」趕緊 說:「聖僧,你老人家別和我們一般見識,我們錯了。」和尚說;「便宜你們罷。」這 才把鐵鎖撤了。王雄、李豹一回話,老爺正在大堂開放王全、李福,老爺說:「你二人 幸虧見本縣,要不然,你兩個人有冤難伸,趁此二人回去,不准在外面游蕩了。」吩咐 人把他二人的東西都給他、正說著話,王雄回稟將和尚帶到,老爺吩咐有請。羅漢爺這一到大堂,剛巧斷垂金扇,搭救義夫節婦。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