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政府投資號急吹 「克強經濟學」破產

【新唐人2013年8月14日訊】如今是個經濟泡沫伴隨著概念泡沫的年頭,一個概念的破產時間比論證時間還短促。今年6月由巴克萊資本推出、國際投行界看好的「李克強經濟學」就是如此,其中主要部分「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槓桿化」正被中國政府吹響的投資號角宣告破產,至於本來就是文火慢熬的「結構性改革」,在這種政府投資的刺激下,只會沿著舊路狂奔。

中央新策:婆婆讓媳婦自己當家

樓繼偉在G20財長會議上稱中國政府「不再刺激經濟」的話音剛落,江蘇、安徽、重慶、四川、貴州、陝西等多個省市已紛紛下發文件,或進行部署,或召開相關會議,要求下級政府加快「十二五」規劃鐵路、公路、機場的建設。約有36個城市的發改部門批覆了本地建設城市交通項目的開工申請,「鐵公雞」與城市棚戶區改造成為新一輪地方政府投資熱點。

在諸項投資中,輕軌建設是重點,預計到2020年,中國軌道交通里程將達到近6000公里,在軌道交通方面的投資將達4萬億元。各地發展輕軌的理由是: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既可拉動有效投資和消費,又能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高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質量,還可以將各大經濟圈連接起來。這一消息也得到中國交通運輸部的證實,部長楊傳堂近日在交通部工作會議上明確表示,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是下半年交通工作的五大重點之一。

總理與財長都已說過不刺激經濟,地方政府難道敢違抗中央政府自行其是?從程序上說,倒還真不算。巴克萊資本在6月底推出「李克強經濟學」概念之時,可能沒注意到,早在2013年5月,中央政府已為地方政府開了一個很大的政策口子,在《國務院關於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共達117項,其中發改委取消和下放的投資審批項目就多達25項,下放的理由是「進一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切實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

因此,中央政府可以說自己信守承諾,這是地方政府發揮投資審批自主權所致。但是熟悉中國政府運作模式的人,都知道這只能算是掩耳盜鈴之舉,因為地方瘋狂批覆城軌項目雖然是自個當家作主,但真正落實到建設階段時,資金籌集卻需要中央「給政策」,否則寸步難行。

中央政府的「金融定向扶持」

就在國際投行界歡呼「去槓桿化」將使中國金融走向市場化改革之際,中國政府已經決定,由銀行對地方政府投資提供大規模的支持。

今年7月,國務院出台《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持續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8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要加大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支持力度。

上海是金融政策扶持的重點。8月6日,中國農業銀行與上海市政府簽訂協議,向上海提供2500億元的信用貸款,這一額度相當於上海去年GDP的12.5%。這筆貸款將用於迪士尼樂園項目以及支持實施上海自由貿易區所涉城市改造和升級工作。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上述支持只是農行對上海六大領域金融扶持的一部分,如此大額度貸款,不能不引起外界認為政府將進行「新一輪財政刺激」的猜想。

除了各大商業銀行之外,這一次還有專為國家政策服務的國家投資開發銀行加入。近期內,國開行先後與江蘇、河北、青海等多省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以加大對這些省份的支持力度。同時,國開行各省分行也與許多地級市也簽訂不少協議。據國開行董事長胡懷邦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今年上半年發放新增貸款數千億,其中80%以上的貸款投向煤電油運、農林水、通訊和公共基礎設施等「兩基一支」領域。

國開行的加入表明,發行地方債仍將成為籌集資金的主要來源。眾所周知,國開行是作為以發債為籌資主渠道的債券銀行,是僅次於財政部的第二大發債體,俗稱「第二財政部」,前任董事長陳元因其執掌家大業大的中國「第二財政部」,《金融時報》稱,「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的代表團來到發展中國家審核潛在貸款項目,始終都能受到高規格的待遇,……陳元出訪海外的時候能夠得到皇室級待遇。」

如果說商業銀行向地方加大貸款力度是商業行為,國開行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政策性銀行,向地方發放貸款則完全體現了財政刺激經濟這一屬性。

地方政府如何了斷債務?

國內外經濟界人士絕大多數都認為,中國政府的巨額債務和影子銀行極有可能成為引發中國經濟和金融危機的兩大風險地帶,中國官方經濟學家也很擔心這問題。今年7月,清華大學發佈的城市財政透明度報告顯示,全國289個城市透明度總體很低,即使排名度最高的上海市也遠沒有及格。更嚴重的是,很多市政府涉嫌隱瞞地方債,僅有13個市公開了債務信息。地方債早就成了一筆筆糊塗賬。

舊債未清,又大規模舉借新債,這在民主國家很難做到,在美國,這樣的政府只能宣告破產,如加州南部的橘縣與底特律。但是,「天下事難不倒中國共產黨」。8月13日,《瞭望》新聞週刊發表一文,標題就叫做「官員推諉地方債務:上屆政府借錢搞工程 本屆絕不還債」,其中提到,該刊記者在東、中、西部部分省區調研採訪時發現,各地政府稅收結構單一、各類支出不斷增加,將城鎮化簡單理解為「增大基礎設施投入」,於是地方政府性債務逐年增加。但最大的問題不是債務增長是債務不透明,到底欠了多少債,地方政府弄不清。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市縣鄉基層領導不僅沒有「債務意識」,反而存在「債務遞延」的「推諉心態」,認為上屆政府欠下的債務,本屆政府不必要償還——這種「經濟」已無信用可言。沒有「信用」支撐的經濟體,無論是投資還是生產,全都是短期化行為,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是與非?

至此可以判定,人們期待已久的李克強「經濟改革」,仍將延續其前任溫家寶自2008年以來的以政府投資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甚至是「舊瓶裝舊酒」,只換了個新標籤,即用「新城鎮化」取代「以房地產業為龍頭」,並輔之以讓農民進城即擁有城鎮戶口的「福利政策」。

這當然不能歸咎於李克強,我在「『李克強經濟學』的制度基礎何在」(7月22日)一文中,已經指出「李克強經濟學」缺乏實施的制度基礎,在各方壓力下,過段時期就會悄悄改弦更張。我唯一沒想到的「這段時期」會短促到不足三個月。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