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夏日新玩法 體驗 抱墩

【新唐人2013年08月04日訊】社區廣角鏡(303)澎湖有一種老祖先留下來的捕魚方法,叫做「抱墩」,就是利用石堆蓋成一個房子,再利用漲潮時魚兒游入棲息,退潮時再使用網子圍住後將石塊搬開,把魚兒網入漁網中,到底這種有趣的抓魚方式是怎樣的呢? 帶你來了解。

雙手先將網子插入,再將石頭一一搬開,很快就可知道房子裡有多少魚了?

遊客:「石斑魚會躲在石頭縫隙裡面,要用網子把它撈出來。(抓到)石斑魚、螃蟹還有海參。」

抱墩業者洪正財:「搬到最後完全沒有石頭,我們才起網。網裡面一定要放海草,有草給牠躲,牠就覺得那裏有東西給牠躲,牠就比較不會驚慌,往前衝,起網的時候要快。」

業者說,潮汐的漲退潮決定抓魚的時間,大潮退的時候,就有比較多的時間來抓魚,最好是黃曆六七月份來,會有更多的魚可抓。

抱墩業者洪正財:「在這個墩躲的魚都是石斑,還有鸚哥魚、鯛魚、錢鰻都有,這潮間帶裡面還有馬糞海膽,一天天的漁獲不一樣,一天天的驚喜也不一樣。」

這一個個「墩」,多半繼承祖先,屬私人產業。澎湖石墩的堆疊,在全盛時期,大約有500座,不過近年來,由於海洋資源缺乏,已經抓不到太多漁獲量,抱墩,已經轉變成觀光活動,也成為遊客來澎湖體驗遊玩的新項目。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灣台南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