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7月29日訊】(新唐人記者易如綜合報導)日前,現居北京的自由撰稿人高雨莘在《紐約時報》中文網撰文,講述她與目前在讀和已經從北大畢業的朋友們聊天後的感受。她表示,在中國的大學里,包括中國最頂級的大學,校園信息及言論管控,將導致未來社會人自覺噤聲。
名校新生上網 「撞牆」 信息遭嚴控
高雨莘在她的《牆內的中國高校究竟少了什麼?》一文中,描述了一個剛入北大的新生,渴望通過網路與朋友分享自己入校「內心的激動」時,卻遭遇一波三折的痛苦經歷:
當你打開電腦敲入網址后,發現頁面上跳出的卻是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該頁無法顯示」。之後發現,你能夠登錄的只有北大校園網。要想從北大上網,必須先從校方獲取專用的用戶名和密碼,才可以查郵件,寫微博。
新學期開始,課程繁忙,常常泡在圖書館查資料,寫論文。也常常需要到國外的學術網站參閱科研新成果,卻又撞上一道屏障:「任何伺服器在海外的網站都需要向校方單獨繳「外網費」才能登錄」。學生可以「享受」半價優惠。
繳納了「外網費」,終於基本理清了上網的障礙,面前所剩下的,便只有那堵讓人無可奈何的「防火牆」。
好奇的高雨莘還打聽到,在清華上網同樣需要用戶名與密碼才能使用校園網路。且訪問國內網站每月6.5元,訪問國際網便按流量計費,每兆1元。
據她在北航讀研究生的朋友介紹,由於宿舍容納不下所有學生,許多學生住在校外的公寓樓里,網路限制相對寬鬆,但是由於北航的研究領域涉及高科技敏感內容,「VPN最好不要使用太多,」他含含糊糊地說。
高雨莘認為:大學本是獲取知識、交流觀點、培養思想的最核心場所,信息流通與言論自由對大學至關重要。然而這正是中國大學受到比別處更嚴格的信息管制的原因。
國外國內在校網路 天差地別
在國外接受了兩年高中和四年本科教育的高雨莘回憶,在耶魯大學的校園裡有專門為學生準備的無線網,也有不用用戶名和密碼,為觀光者準備的免費無線網。「一個用戶名與密碼,既能幫助學生上網,也能允許他們訪問龐大的論文庫與資料庫,向他們敞開學校所能提供的一切學術資源。」
高雨莘認為,在一所一流大學里,學校的任務之一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足夠寬廣的信息平台,能夠讓他們自由翱翔。
而在中國,校園裡網路審查如影隨形,如同北大所實施的網路政策,學校不僅為學生接觸外界信息設限,對於希望分享北大資源、參与校園討論的大眾,校方也同樣吝嗇而謹慎。
高雨莘說,北大曾經風雲一時的BBS早已關閉最具爭議性的板塊,也限制了校外人員的發帖許可權。北大電子課程表同樣不對校外人士開放,網站上也沒有類似國外大學免費提供的「網路公開課」。
高雨莘表示:在網路信息方面帶給人的整體感覺是「外面的人進不去,裏面的人出不來」。
封閉的制度鉗制信息捆綁羽翼
高雨莘認為,在中國頂尖大學的學生中這種信息上的封閉十分普遍。她說,從學生個體的角度來看,這或許只意味著幾個不能登陸的網站和幾條看不到的新聞,然而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種環境對中國大學的學術潛力和學生的視野都有難以估計的影響。
高雨莘說,在中國頂尖大學,網路言論管制直接剝奪了他們獲取信息交流觀點的渠道,從長久來說,便會阻礙他們在這些方面能力的發展,相當捆綁著他們的羽翼。
高雨莘表示,作為一名自由撰稿人的她除了了解本國人對社會時事的看法,能夠接觸國際視角同樣至關重要,但身在中國也不例外,她說,Twitter和微博,不同之處在於,微博鏈接的僅僅是中國,而推特鏈接的是世界,所提供觀點和信息的多元性是微博無法比擬的。
網路審查管制的負面影響
高雨莘認為,在中國大學對信息流通度和開放度的管制既阻礙了中國學生學者從世界獲取知識,也削減了世界一流人才來中國發展的積極性。
對中國了解深刻的美國記者傑姆士•法洛士(James Fallows)在新書《中國騰飛》(China Airborne)中描述了這種影響:「(這種管制)對中國任何依靠國際交流來發展的學科所帶來的真正損害在於,它使得中國學術在世界人眼中居於二流。如果你是網路從業人員,如果你希望和世界頂尖人才競爭,那麼你不應該呆在中國。」
同時,信息限制也深深觸及中國新興人才的思考模式與在社會中的自我定位。
在中國的高校里,人人網替代了Facebook,微博替代了Twitter。這些社交網路雖對年輕人的生活同樣影響深刻,卻很大程度上將它們隔絕在其它國家的同齡人形成的文化圈之外。不僅如此,學生除了接受學校對網路的控制以外別無選擇,久而久之,對外界的信息和動向也喪失了興趣。
校園言論管控 導致自覺噤聲
高雨莘表示,信息與言論自由本是人人應有的權利,然而對於中國大學生,在校園階段時他們便已(迫不得已地)習慣大學對言論的嚴格控制,並將言論管制當作常態。那麼他們在走入社會後,其中大多數人對所面臨的更多限制也會見怪不怪,會嘗試去適應,而非改變。畢竟,如果中國教育系統傳達給了學生任何經驗,這或許便是最深刻的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