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英文師 含淚翻譯父親遺作

【新唐人2013年03月02日訊】和平戰火系列5-6(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2日電)郭天祿回憶錄「和平戰火」成書後,讓兒子郭大同重新認識父親郭大同退休後,含淚將父親遺作譯成英文,由台灣文獻館典藏。

郭大同說,他看完父親的回憶錄與家書後,數度掉淚,也感佩父親悲天憫人的胸懷。由於父親在世時話不多,因此父親回憶錄,讓他從字裡行間重新認識父親。

他說,記憶中的父親向來沉默寡言,溪洲老家附近有個雙眼全盲的獨居老婦,家中穢氣沖天,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父親卻經常前往照料,為失明老婦倒糞桶、換洗衣物及被褥。

2005年7月,郭天祿病逝。2年後,郭大同自嘉義高中退休,由於本身是英文教師,因此退休後,即著手翻譯父親遺作

雖然「和平戰火」是以中文寫成,但因郭天祿受日本教育,書中有些名詞是以日文直接書寫,再加上部分專有名詞無法直譯,因此郭大同還要再另外向人請教。

郭大同說,父親在回憶錄裡描述從馬瑙瓜里到安紋所搭乘的運輸船,是漁船改裝而成的,這種船使用「燒玉引擎」,燃料雖然用的是重油,卻必須使用汽油才能發動。

這艘船在航行1星期後,在安紋附近海域失去動力,用來發動「燒玉引擎」的汽油,在經過2、3次引發不成後,就宣告用盡,因此讓郭天祿在海上漂流了3、4天。

郭大同說,「燒玉引擎」是專有名詞,不能依字面直譯為「burn jade engine」,他四處找資料,最後在宜蘭某漁船公司找到日文譯成英文的「Yakitama motor」。

郭大同翻譯父親遺作完成後,「和平戰火」共有中、日、英3種語文版本,這3種版本後來都被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典藏。

台灣文獻館前館長謝嘉梁在2009年農曆春節過後,還特地寫信向郭大同致謝,感謝他轉贈3種語文版本的回憶錄。

謝嘉梁在信中,對於郭天祿記載南洋諸島相關土俗、風物的生動描述,以及少數民族婦女淪為日軍「慰安婦」的悲憫,表示深為感佩。

此外,他也認為「和平戰火」一書,記載二戰時亞洲各國人民苦難,不但填補歷史空窗,更具有戰爭史實的創傷觀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傳記實錄。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