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繞夜色:「性反腐」令中國政治缺乏秩序

【新唐人2013年1月28日訊】

1月24日重慶10名黨政幹部、國有企業負責人被免職。據悉,此批人員免職原因同2012年底被免職的重慶北碚區委書記雷政富屬同一案例,系涉及不雅視頻。而不雅視頻的女主角之一正是趙紅霞,她在永煌公司老總肖燁的指揮下充當了「誘餌」。

老虎發威蒼蠅亂飛
導致官場政治秩序失衡

總書記22日在會議上強調的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所以,此次公佈的「違紀人員」不能簡單地視同「批量」倒掉官員的現象當做是一次「運動式清理」行動,更應當做是這種來自「頂層設計」的威懾力量與切實執行。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如何進一步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為公開制度,保證領導幹部做到位高不擅權、權重不謀私。要採取得力措施,堅決反對和克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許多線民調侃稱,加上此前落馬的雷政富,這11人正好湊一支足球隊。更多人則在思考:如此多的廳局級官員成批倒在鏡頭下,說明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是何等重要。

一些意外事件,如夫妻反目、情婦舉報、抽煙戴錶、小偷行竊、官員日記、豔照視頻,由於這些事件本身暴露出了腐敗線索,然後經由網路聚焦,最終一些意外事件演變成了「意外反腐」,在大眾監督的壓力下,倒逼紀檢部門立案查處的案例也不在少數,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在促進反腐倡廉建設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然而,依靠這些「意外反腐」能否達到淨化黨員隊伍目的呢?引人矚目的「色誘案」事發在2009年,就像重慶北碚區區長雷政富,因自知終將事發,主動向重慶主要領導人坦白了此事,這些涉事官員的仕途也未受到影響,不少人此後還獲得升遷。從案發到現如今才處置,雖說和當時的政治環境有關,但同時也反映了官方反腐在一定程度上的隨意性,這說明反與不反、反誰不反誰「操之在我」,反腐在一些地方仍未完全制度化。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關於辦理行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兩高」聯合制定了行賄一萬即入罪,而並未涉及到性賄賂立法的制定。此次「色誘案」目前的定性是趙紅霞背後的商人敲詐勒索,這就使此案有了些許意味深長的意思,看似雷政富等11名高官是色誘之下的受害者,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但凡官員潔身自好,有關部門監督有力,雷等人怎麼會受害呢?事實是他們使用手中的公權力,傷害的卻是當地公共利益,他們構成濫用職權罪是顯而易見的。

「意外反腐」和前些時日傳出的某些人大代表的狂言,比如說「搖號反腐」以及「官員不是百姓奴隸,財產不必公開。」等等,都屬於新時代發展下,出現的新型情況,一些官員手握大權,任意妄為,我行我素。無不彰顯了當下官場政治秩序的失衡。
  
政治犧牲品的無奈
趙紅霞怎麼成了反腐英雄?

  
「色誘案」中起著「聯絡感情」作用的關鍵人物——趙紅霞,被網路八卦「捧」為「反腐英雄」,她以一人扳倒6高官的「性史」看來要記錄在反腐野史中了。這種顛倒黑白的浮躁調侃,也反映出官員形象危機處於高危狀態,危機事件高發、易發,官員形象的形勢更加嚴重,社會負面影響增多,同時也說明民間對於官方反腐力度與措施的期待。縱觀尚未遠去的2012年,在被查處的貪官中,95%都有情婦,腐敗的領導幹部中60%以上與「包二奶」有關。難怪有街頭行為藝術表演者舉出的牌子上寫著:「二奶也是人民子弟兵,二奶也要為人民服務。」倒著實反映出一定的社會現實。

女色一向是政治爭鬥的犧牲品。從古兵法中的美人計到今天呼之欲出的性行賄,無不是將女人當做工具使用的,而後會棄之如履或者被當做替罪羔羊,這也是男權社會下的潛規則。然而,無論是「釣魚」色誘,還是包養二奶,女人在公權力的爭鬥中,始終是處於一種不光彩的角色。這也就是為何美女官員是非特別多的原因了,由全民的不信任和質疑造成了整個女性階層的悲哀。長此以往下去,從建國以來力爭的女權解放運動的成果,將消失殆盡。女性,又會重新淪落為男權的附庸,使用的工具,予取予求,甚至成為官場秩序混亂的溫床,最終將中國女性的形象徹底顛覆,成為世人貽笑大方的把柄。因此,當女人匍匐在利益的誘惑之下時,請為自己留最後一根稻草,那一根不讓自己成為時代笑話的底線。
  
趙紅霞作為永煌公司老總肖燁手中的敲詐工具,已經涉嫌觸犯法律,不管昔日她是否紅極一時,被眾多手握重權的官員追捧,亦或是得到過多少既得利益,今日她都將被釘在作為女性的恥辱柱上,她也必將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一生懊悔的沉重代價。此時,沒有任何一支力量,是可以站出來保護她的。
  
「制度籠子」
可以確立良好的政社關係

  
「以性反腐」終歸不是正途,它只會讓中國政治逐漸進入所謂的「風險政治」的發展時期。學者馬丁在《一致與衝突》一書中指出:「一個社會的穩定或不穩定不能由它所產生的滿足程度或挫折程度來判斷。」網路反腐與二奶反腐也許在一個時期內能夠起到震懾一部分官員的效力,但最終只會讓中國政治積累更多更大的風險,也會使中國政治缺乏秩序。
  
化解這一風險的出路,只有建立民主的憲政體制,開放社會利益表達機制,實行公平和理性的利益博弈。如何選擇中國的未來之路,不僅需要執政者的政治智慧,而且需要社會各階層表現出自己的力量。
  
最近常常看到這樣一句話:「好的制度,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做事,甚至會走向反面。」這句話若放到官場政治中,就同「將權力關進籠子裏」有異曲同工之妙了。只有公權力受到約束,形成一種制度的、自覺的、常態的制約監督體制,在這個框架之下,讓「錦衣夜行」都猶如大庭昭昭之下,不敢肆意妄為。
  
胡適說,為你自己爭自由,就是為你的國家爭自由。一個沒有自由的國家人民只是牲畜和奴隸,只是利益既得者的玩物或是財產。所以,將權力關進籠子裏,釋放出民主自由,就是規範中國政治秩序最有效的措施。「關」不是要讓權力在籠子裏僵死或「睡大覺」,而是要讓權力恰如其分地發揮作用,實現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造福於民的價值;是要讓掌權之人不專權、不越權、不謀私,不淪為「蒼蠅」「老虎」。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去執行,也會形同虛設。這就要求憲政體制在制定之初就有前瞻性和遠矚性,莫等大事件出了之後,再用相應的解釋來補洞,好的制度始終是一個完整的體系,而絕非是補丁百出的千瘡百孔。
  
結語:如此眾多廳局級官員成批倒在色誘下,說明中國政治秩序的運行制約和監督至關重要,更加強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的深思和企盼。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