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渝川:人家開玩笑說「北京咳」 你一認真就輸了

【新唐人2013年1月23日訊】北京等全國多個城市近日遭遇的持續數天的霧霾天氣,讓一個在外國人中間流傳若干年的略帶玩笑叫法———「北京咳」,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何權瀛非常激動地表示,醫學上根本就沒「北京咳」這個詞兒,並認為引發咳嗽的原因很多,包括抽煙、暴飲暴食等不良生活習慣、氣候原因和空氣污染等等,不能簡單地下定論。(《經濟參考報》1月21日)

咳嗽成因確實很多。但在北京以及國內許多大城市(分別分佈在東部、西部、南方、北方不同區域),沒有抽煙嗜好,也沒有暴飲暴食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很多人都有呼吸道疾病,這是不爭的事實,是生活在這些大城市的人們的親身體會。

較真問不同城市這個數據是多少,數據是否符合科學判斷,當然也是可以的,但問題是,這些城市的地方政府根本不願意公開這類數據,甚至不准許開展相關調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這位專家醫師如果要憤怒和激動,倒不如化情緒為行動,請求北京市政府立即公佈這方面數據或啟動相關調查,以鐵證澄清北京的生活環境和北京人的呼吸道疾病之間並無直觀關係。

另一方面情況是,《環球時報》在內的許多國內媒體,熱衷告訴國民,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民的生活習慣很不好,抽煙這項嗜好之外,還喜歡食用垃圾食品,精神文明狀態更是糟糕透頂。但就是這樣的生活狀態,好些外國人在到北京等中國城市之前,卻沒有呼吸道疾病。而到了北京,外國人的呼吸道也不舒服了,就得找原因,找來找去,就數空氣污染這個選項有點說服力,否則,專家醫師是想暗示指出,在北京,人們的生活習慣要比腐朽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民更糟糕嗎?

簡言之,如果空氣質量良好,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可以在保持一定程度的不良生活習慣前提下,遠離呼吸道疾病;反過來,如果空氣質量不好,甭管您再愛好養生,喉嚨、口鼻和肺也舒服不到哪裡去。我們基本可以確定,空氣質量或者說空氣污染指數,是決定是否患上咳嗽等呼吸道症候疾病的首要因素,這也是外國人、外地人以及北京本地市民基本承認的事實。

外國人到中國,主要聚集到北上廣幾個一線城市及各省省會,又以在北京紮堆為主。乾咳咽癢的外國人抱怨幾句「北京咳」甚至「中國咳」,當然沒想過要從科學上去界定這個名詞和概念,而只想表達一種情緒。這個詞彙在來京外國人群體中流行開來,說明患上呼吸道疾病的外國人實在是多、比例實在是高。就像留學美國的中國學子,也喜歡抱怨美國餐館的伙食實在難吃,用幾個無傷大雅的生造名詞調侃一下,順帶自嘲,難道美國的美食組織也要以此為據,憤而控訴中國留學生蓄意詆毀?

進一步探究,將我們中國首都的名稱,與一種疾病、症候名字聯繫起來,算不算一種侮辱?倫敦、紐卡斯爾、巴黎、紐約、東京等國外大都市都曾遭遇過嚴重污染或公共疫情,繼而出現過將這些城市與疾病聯繫起來的專用名稱。如果說這些名稱是一種侮辱,那麼也只是在嘲笑諷刺某個城市在環境保護或衛生防疫工作上的無能,跟這些城市的市民無關,更跟這些城市本來的聲譽無關。專家非要痛心疾首的跳出來,以醫學上沒有相關概念為由,認定外國人的說法侮辱了北京,我倒擔心外國朋友受到啟發,反過來起訴北京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衛生保健主管部門,或者提出訴求,要求有關部門向生活在北京的所有人發放防毒面具——那才叫做難堪事。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