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紅麗:在中國做一名小孩有多難

【新唐人2012年12月10日訊】這幾天,送孩子上學,在幼稚園門口,總能看見某某英語機構的幾個人,西裝筆挺,站在寒風中,借機搭茬。我總是一副冷臉:抱歉,我孩子不學英語。他們不依不饒。我再講明白一些:我孩子才3歲,他目前的任務就是吃飽喝好玩好,就行了,你們別費口舌了……然後雙方岔岔然。

前不久,詩人藍藍給教育部寫了一封信,呼籲教育改革。也不知道教育部的官員們可打開看了。許多人簽了名,我本能地想簽一個,可惜沒微博,沒這資格。因為我也是一個母親,耳聞目睹了中國於教育方面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也同持一種論調——照目前的教育模式走下去,中國的人種都會退化。

我們樓下一個小姐姐剛上一年級,已經沒有了玩耍時間,下午放學後,直接回家做作業,做完作業,彈鋼琴,不彈完,沒飯吃。每次給孩子餵晚飯,時不時給他勵志一下:你看樓下姐姐多可憐,快8點了,還沒吃上飯。孩子問:為什麼不吃飯?我答:因為她媽媽規定她必須把每天的鋼琴練完才能吃飯。我孩子就誇張一下自己的情緒:天哪!

現在是冬天,天黑得早,每天聽著樓下的叮叮咚咚聲,不免揪心,我的孩子就讓他一直荒著,什麼也不學,到點吃飯,隨時玩耍,就這麼著。成不了精英棟樑,起碼也是一個快樂的囫圇人。

樓下小姐姐有一天跟自己外婆訴苦:奶奶,我真的不想再彈琴了……但大人說了:鋼琴都買回來了,不能說不彈就不彈的!

城裏許多女孩子都會走上彈琴這條艱辛的路,一日日一年年地考級,從一到八……但,可見出來幾名李雲迪?大多煙滅了,充其量長大以後在單位上,逢年過節的時候,來上幾首給領導同事們助助興——哦,原來,她還會鋼琴呢;要麼,找物件時,多了一個優雅的愛好而已。
許多的童年時光都消耗在彈琴上,作為一個人,並非快樂。

一個彈琴的孩子,不見得就對古典音樂有了感覺。我的孩子不彈琴,也不見得他長大後就不能對古典音樂發生感覺。許多感覺都是潛移默化出來的,並非靠犧牲童年時光就能培養出對於高雅音樂的感覺。

現在,但凡打開兒童頻道,就會出現早教專家之類的宣傳片,看那種找抽的嘴臉,真想上前給幾個耳光。許多父母一心向學,感覺自己一輩子都是吃在沒文化的虧上,於是懷著一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雄心壯志,連帶把孩子坑了,還以為克勤克儉把金錢都早早用在「起跑線上」而萬分自豪。

這是一種廣大無群的愚昧無知,甚至在幼稚園階段,就讓孩子學起英語,以為這樣一來,自己的孩子必勝人一籌,必前途廣闊。

屬於一個孩子的童年時光那麼短暫,為什麼就不能多讓孩子多打幾天滾呢?做父母的,首先盲從,又怎能培養出一個孩子的自信力?即便在娘胎裏學英語學奧數也無濟於事。別說,我們社區裏還真有一戶人家,在女兒四五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給她聽英語磁帶了。當我第一次聽他們家阿姨講起這事,倒吸涼氣——在中國,做一名小孩,有多難——繈褓之中就開始練英語聽力。長大後,必成女金鋼無疑。這些都是人中之傑,長大後必移民歐美的。

我對孩子沒什麼要求,只盼望他有個快樂的童年——有過亮色童年的人,他一輩子就是爽朗的,成功的。出人頭地的早教事業,我們不沾邊,看看天地到底能把我們怎樣?

都知道中國的教育已經爛到根上了——這都不可怕。最可怕就是,一些文化人不思改良,卻甘願進入到這樣一種惡劣的體系中循環往復。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