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散人:人民幣的奇怪

【新唐人2012年10月11日訊】早上開車出門付錢的時候才注意到,從一元開始的所有紙幣上都是老毛一個人挺立了,五毛以下倒還有別的頭像,對此有了點感想:

一、市場經濟

記得現在所用的、鮮紅的百元大鈔剛出來的時候,有人摩挲著上面的人頭感慨道:到底是與時具進啊,誰都退休了,就主席他老人家站立在市場經濟的潮頭。

據說老毛自從成事以後就不摸錢,結果現在所有的人都摸他,誠為怪事。當初設計這版面的人不知道怎麼想的。但把一個從來不摸錢,並且認為應該建立大鍋飯的人放在錢上面被摸弄,不是虔誠的法統信徒,就是拿老毛開心。

但轉過來說,把老毛放在人民幣上也合適。現代貨幣代表的是交易,老毛代表的是打天下坐天下的法統。我們可以把這個理解為市場經濟與政治體制的完美結合——按我們這裏的說法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按照世界通行的說法是「官僚資本主義」。看你怎麼想了。

或者可以這麼理解:錢始終是黨在看著的,包括給小姐的小費以及行賄的資金。

二、毛票政治學

一元往下就是毛票,圖案中沒有老毛了。這也符合一直以來我們這裏人民的位置:毛票、零散的錢。整數都是老毛在看著,一點邊角碎料還是掌握在人民的手裏。

我們這裏是人民共和國,至少國名是這個。是不是名副其實我不知道,但我想總比朝鮮的國名中撒謊撒的少一點。人家叫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個國名裏撒三個謊其實是高難度的。專業動作,請勿模仿。

這也符合老毛本人的個性。在他執政的年代,國家掌握所有資源,全在國家手裏的時候,人民就全是毛票了。但當時名義上還是大眾的,比如當時的十塊錢上就是大團結。這事奇怪就奇怪在這裏:國家掌握資源最多的時候,名義上錢是老百姓的——公有制麼。當國家掌握資源越來越少的時候,老毛就印在鈔票上表示一下對這錢的政治主權。

三、傳統

一般來說,鈔票雖然為文人所不齒,但印在上面的經常是文化人物。歷史比較長的國家莫不如此。或者歷史人物與著名文化人物分別都印上去,面值大小不同罷了。

很少有國家就一個人通吃幾乎所有面額的鈔票,何況這個國家是號稱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而鈔票的發行方一直還在強調愛國主義。當然,他們說的愛國主義遇到鈔票就可能崩潰。這個崩潰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就崩潰了,面值的問題;一種是文化上馬上就崩潰了,因為這幾千年我們就出了一個值得印在鈔票上的人。

所以,在真正割裂傳統的人提倡傳統文化而為自己尋找合法性的時候,對發表這種言論的人應該揮舞著一塊錢。一塊錢就夠了,讓他看看上面的圖案就好了,就著一塊錢都不用給他,給也要給毛票,因為這種言論不值那麼多。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