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委會改英文名 綠委疑政治化

【新唐人2012年9月26日訊】(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26日電)綠委質疑僑委會將英文名中的「Overseas Compatriot」改為「Overseas Chinese」,僑委會表示,這是很多人可接受的名稱。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蕭美琴上午於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中,質詢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英毅。

蕭美琴說,僑委會英文名稱原為「Overseas Compatriot Affairs Commission」,突然改成「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Council」,但台灣主流民意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這個名稱違背民意。她質疑僑委會的動機,把中性名詞政治化。

民進黨籍立委邱議瑩也質疑,這個名稱與中國大陸國務院僑務辦公室(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Office)的英文名稱雷同。

僑委會英文名稱於民進黨執政時期,從「OverseasChinese (海外華人) Affairs Council」,改為「Overseas Compatriot (海外同胞) Affairs Commission」。

吳英毅說,從民國15年起就使用「Overseas Chinese」,現在只是改回來,這是專有名詞,指認同中華民族文化者;以他在海外的經驗,也有僑胞反映希望使用這個名稱。

吳英毅說,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在組織改造後,要統一各部會英譯名稱,僑委會認為「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Council」,是很多人可接受的名稱。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