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台灣應有文化參與空間

【新唐人2012年8月30日訊】(中央社記者林淑媛華盛頓29日專電)在美國華府訪問的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在經濟發展、民主實踐和文化多元原則上,台灣一直是全球的「模範生」,但是台灣人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國際文化參與空間。

龍應台呼籲,國際社區應該給予台灣的處境更多的理解和重視。

龍應台目前在美國華訪訪問,美東時間28日應喬治華盛頓大學邀請,針對「難局中的軟實力—文化觀點看兩岸關係」為題,闡述台灣傳統溫柔敦厚結合西方民主開放的公民文化特色,如何在面對大陸崛起、全球動盪的艱困難局中,發揮關鍵而深遠的影響力。

龍應台表示,當世界各國面對大陸「孔子學院」強勢的文化輸出感到不安時,台灣的發展經驗提供另一個參考座標。

儒家中溫柔敦厚的特質為台灣文化鋪底,受西方影響,包括日本帶進來的現代化,開展出公民社會的格局,造就了台灣今天的文化風貌,台灣既有儒家傳統又是公民社會,是一個很難得的結合。

龍應台認為,高行健的作品無法在自己的祖國發表,卻全數在台灣出版;誠品書店成為文化品味的符號外銷到香港和大陸;台灣的導演、作家、流行歌手等等在華人世界舉足輕重,都並非偶然。

龍應台強調,「台灣書院」不是與孔子學院分庭抗禮,中國就是中國,中國幅員廣闊而歷史久遠,台灣書院根本無意也不可能與其競爭甚麼是「中國」。

不過,她認為,台灣雖小,卻有獨特地位可以對全球社區有所貢獻。台灣民主可以健康運轉,代表同屬中華文化的中國大陸也有可能轉型為公民社會,從而贏得國際社會的尊敬。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