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飛駿:毛中國的影視文化真相

【新唐人2012年8月28日訊】影視文化是社會普及率最高的大眾文化,對廣大民眾的人生品味和價值取向作用最大。

毛領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已被多數中國人民否定。毛中國要命的飢餓與恐怖無法使於「文革暴政」記憶猶新的國民對毛有什麼好印象,尤其是餓怕了的廣大農民一提起毛就一搖三擺頭。中國在新世紀重新興起的毛澤東熱,主要是唐國強扮演的幾部高度神化毛領袖的影視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提起文革中國的影視文化,很多人馬上會想起「八個樣板戲」。

「八個樣板戲」成了文革中國文化生活異常貧乏的典型標誌。

其實「八個樣板戲」代表了文革中國影視文化的至高點,其餘的多數影視文化連「八個樣板戲」都不如。

這就好比一個人在沒進入真正的矮人國之前,總以為矮人國公民一個個都和武大郎一樣形象;殊不知「三寸丁谷樹皮」的武大郎在矮人國裡算得上超級帥哥。

還是拿電影來說事。

在電視普及之前,電影是小民百姓最為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

毛中國的農民是絕對沒有電視機的。連首都周邊的農民也沒有!

那時的農民進一次縣城比今天上一次北京還要難十倍,沒錢買車票不說,還要向生產隊長請假和找大隊幹部開介紹信。

所以農民不可能上城裡電影院看上哪怕一次電影,當然高高在上的村幹部例外。村幹部不但能上縣城影院看電影,還能用公款去省城甚至遙遠的大寨「學習參觀」。

毛中國的農民沒有任何人身自由,勞作時間走個親戚要向生產隊長請假,去需要住宿吃飯的地方都得找大隊幹部開介紹信。否則你就算有錢也一樣吃不上飯住不上店,大街野外露宿則要被當成「階級敵人嫌疑」抓起來。

那時每個區鎮都有一個開放式露天放影點。遇上放電影的晚上,街上的居民午飯後就早早把凳子拿去場地上站位子。周邊鄉村前來觀影的農民則只有站著看的份。

毛中國農民的「勞作時間」多數在14個小時以上,且除了春節外沒有節假日,放工後就精疲力竭,只剩下吃飯和睡覺的精力了。

毛中國的農民很少能去區鎮趕場,只有觀看去鄉村巡迴演齣電影的份。

去鄉村放電影的次數相當少,一個大村一年也就三四次。

雖然區鎮放電影次數多些,但辛苦勞作一天的農民根本沒剩餘體力來回走上幾公里甚至十多公里路去鎮上趕場。再說放工後鎮上電影早已開放,等趕到時差不多快結束了。更何況農忙時節晚上還要開夜工。

所以進村放電影成為農民尤其是小孩最大的期盼,

那年月鄉村沒電,發達地區的鄉村就算架了電線裝了電燈,但一年到頭也許只有過年那天才有來電的希望,其餘時間電燈絕對是擺設。

放電影是需要電的,發達地區放影員備有小型發電機,山區則是一個鐵架上安裝有兩個相當於自行車輪子的東東腳踩取電,需要兩個青壯農民坐在鐵架上不停地用雙腳轉動飛輪。那是一個體力消耗極大的勞動,放一場電影需要換幾次人,所以放一場電影要因停電中斷多次。

小村莊因為青壯農民少,就絕無放電影的任何希望,因為湊不足腳踩取電的人數。

腳踩取電器材無疑很笨重,所以電影輪放到哪個村時,生產隊就要派幾個青壯農民去搬運放影器材。

文革中國能公開放影的影片就「八個樣板戲」。別說「八個樣板戲」沒什麼藝術成份,就算是得過奧斯卡獎的感人大片,沒完沒了地看也沒意思。

十年前飛駿是流著眼淚看完《情深深雨朦朦》的;隨後又看了一遍,依舊賺了我不少眼淚;可看第三遍時就一滴眼淚也沒有了。

再好的藝術也忌諱單調的重複。

可那時的電影「八個樣板戲」還算好的,還有比這更差勁的,如《新聞簡報》。

電影居然還有《新聞簡報》?這電影是咋樣的?

中國人對每天晚上七點鐘開始的「新聞聯播」印象深刻,《新聞簡報》和「新聞聯播」一個模式,不過趣味性不及「新聞聯播」的十分之一。一是只有黑白畫面,二是沒動感藝術,三圖像模糊,四是人物醜陋,美女一個也看不到。

《新聞簡報》最經常的鏡頭就是滿臉老人癍的毛主席和周總理接見外賓;再不就是衣不蔽體的農民折騰轟轟烈烈的大生產場面。

文革中國在放正式影片之前多要插放半個小時以上的《新聞簡報》片。

來鄉村巡迴放影的,常常是整個晚上都放《新聞簡報》!

更要命的是,放影員事先並不公佈當晚放影的片名。很多人以為放完《新聞簡報》後還會放正式影片,沒想到最後依舊是《新聞簡報》。

連續看上兩個小時的《新聞簡報》,各位想想那是什麼滋味?

所以那時儘管影視文化異常單調,但沒一個人願意看《新聞簡報》的。村幹部就算嘴上說《新聞簡報》好,心裡也一個勁操娘。

…………

到了文革後期文化管制有所鬆動,除了「八個樣板戲」和《新聞簡報》外,還偶爾放影「八一」和「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的「革命戰爭影片」。

《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戰友》,《奇襲》,《看不見的戰線》,《鐵道衛士》,《列寧在1918》,《地下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平原作戰》,《平原游擊隊》,《閃閃的紅星》……

上述《革命戰爭片》在當時屬於「特權影片」,需要有少許關係才能弄來放影,完全沒關係的生產隊就只有放《新聞簡報》和「八個樣板戲」的命。

有天晚上在一公里外的鄰村小學操場放影,開始放《新聞簡報》,觀眾以為還有正式片,就耐著性子等下去,沒想到放了兩個小時《新聞簡報》後,放影員宣告今晚放影結束。

觀眾的失望和憤怒可想而知。

飛駿那時雖然只有八九歲,但特大膽且搗蛋,就自個跑上去在放影員的箱裡翻,結果翻出了一個裝有四卷帶子的紙袋,封皮上寫著《渡江偵察記》。

我立即跑下去告訴極度失望且憤怒的觀眾。

於是憤怒的人群把放影員包圍起來,強烈要求放《渡江偵察記》。

放影員說《渡江偵察記》已經在這裡放過一次。他說的是實話。

可觀眾仍強烈要求他再放一次。

於是放影員重放早先放過的《渡江偵察記》,鄉民第二次觀看仍得到極大的滿足。

…………

那年月成年人因為生產勞動任務異常繁重,一個個疲倦不堪營養不良,對文化生活的要求並不強烈。電影放到家門口就挪張凳子看一會聊會天,沒電影看也習慣成自然。

暫時還沒生產勞動任務,又無沉重功課負擔的學齡孩童則不同,對電影的痴狂不是今天的中小學生能夠理解的。

那時放電影成為我們孩童最為盛大的節日。

村裡每年三四次放影自然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看電影的渴求,更何況有一半是完全看不得的《新聞簡報》,於是去鄰村「走電影」就成為我們孩童最經常的娛樂活動。

因為多是山路,學齡孩童去鄰村「走電影」路程通常不會超過三公里。

那時沒有手機電話,消息閉塞,農民又有把謠言當真的習慣,鄰村常傳來放電影的假消息,就算路程不到一公里的鄰村也不例外。

因此「走電影」的孩童常常撲空,撲空的比例達半數以上。

當我們滿懷濃烈的希望去鄰村看電影,到達目的地後發現根本沒有電影可放時,那種極度失望的情緒比長大後失戀的感覺還難受。

毛中國的孩童受的是攻擊性破壞性的紅色教育,幹壞事搞破壞都是行家裡手。回程的路上,因為難以忍受的失望情緒,自然走一路破壞一路,生產隊的莊稼成了我們撒氣的對象。不是扳折剛栽的樹苗,就是扯花生拔紅苕,沒有吃的東西可偷就惡意踩踏青苗。

當然最有意思的還是去農家菜園裡偷菜。奇怪的是我們很少去偷「五類分子」的菜,卻常去偷生產隊長家的菜。因為地主富農的菜園裡沒什麼菜偷,生產隊長家的菜大大的。

我之所以能成為孩子王,就在於我常帶小朋友去自家菜園裡偷菜,這份豪情讓他們折服。

後來上中學時看魯迅的《社戲》,感覺完全是寫自己的「走電影」生活,尤其是偷菜那一段。

…………

偉大領袖永垂不朽後,影視文化很快走出萬馬齊喑的禁區。

文革十年被禁放的影片一部部解禁。

解禁的影片不在鄉村巡迴放影,而是在區鎮放影。村民要走上幾公里甚至十多公里,像過節趕集似地去區鎮裡過把影。

聽到幾公里開外的區鎮放影文革前影片的消息,勞作一天筋疲力盡的成年人也渾身來勁,除了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外少有人缺席。

我記憶中最先開禁的影片是《洪湖赤衛隊》,今天看來不堪入目的韓英那時卻是令我們眼睛發直的大美女。

其次是《楊門女將》,帶給我們心靈的震撼非語言所能形容。

再次是《大鬧天宮》,感覺太好玩了。

印象最為深刻的開禁片是《三打白骨精》。那時區鎮設了兩個放影點,一個在中學操場,另一個是鎮南傳統放影場。但兩處依舊是人山人海,不但放影幕布反面站滿了人,連四周的樹上也爬滿了年輕人。

…………

今天的青少年是在彩色聲像和蔓妙歌聲裡長大的,嚴重依賴電腦電視和卡拉OK。如果讓他們回到文革中國,多數人包管不到十天就會無聊得發瘋。

今天的中國確然腐敗不公亂像叢生,但不能因此就認為毛中國廉潔公平月白風清。不能因為到處是老鼠就懷念一個滿眼都是大蛇的時代。老鼠固然討厭可恨,但大蛇則更為恐怖噁心!中國確然需要大刀闊斧反貪反腐拔亂反正,但藥方不是倒退回毛主義,而是民主憲政和公平正義!

中國人民都痛恨貪官,貪官有如糧倉裡的碩鼠。老鼠有兩樣天敵,一是貓,一是大蛇。大蛇吃老鼠也吃人;貓只吃老鼠不吃人。

中國需要的不是「獨裁大蛇」而是「民主貓」。

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文章來源:《博客中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