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開舌尖的「毒」《中國求生手冊》竄紅網絡

【新唐人2012年6月13日訊】(新唐人記者李韻綜合報導)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有關食品安全的免費下載的《中國求生手冊》竄紅網路。它向用戶簡單明瞭地將有毒食品排列起來。這個上線3天就在蘋果應用商店裡衝到中國區免費類總榜第一名的應用軟體,也是一款讓研發者和二十多萬用戶都萬分糾結的應用軟體,創造它和使用它的人都希望這款APP以後有一天不再更新。

日前央視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美食紀錄片,在這個食品不安全讓人焦慮的國度,引起許多人的共鳴。

這個節目里有極品的食材,甚至很多人不曾吃過,不曾見過的食材。每一道菜在製作的過程中都是極為講究,擺在面前更是讓人垂涎欲滴。

面對著目前不可能「不存在」的海市蜃樓,很多人還想想著去蘋果App Store下載一款叫做「中國求生手冊」的比較實用。

《德國之聲》報導,目前,這款以推送食品安全信息為主要內容的「中國求生手冊」,已獲得13700多份評分,其中,近93%的用戶給出了五顆星的最高分而這一切的最初創意。

這一服務5月24日上線,僅僅三天就有超過20萬人次的下載,迅速衝上蘋果應用商店中國區免費 APP總榜第一。

儘管這款「求生手冊」獲得了巨大的下載量和用戶好評,但正在努力豐富其功能的研發者們卻有另一種糾結:多麼希望它能有更多的人用,讓更多的人知道什麼食品不能吃!但也真希望這款APP以後有一天再也不更新,那時,所有食品都是安全的!

食品安全問題頻被曝光

研發者們不願透露自己的姓名,他留下的獨白有著以下文字:「看電視,女兒坐在旁邊玩。電視上播報『皮鞋很忙』,我說,蔓蔓,電視上的叔叔說了,以後不要吃果凍了……妻子憤恨地說,這幫天殺的,現在連孩子吃的果凍都不放過。幾天後,老爺子來電話,說鄰居都在議論白菜有毒的事。」

自2008年三鹿牌奶粉毒死數名嬰兒之後,食品安全的問題就成為中國百姓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瘦肉精」,「染色饅頭」「回爐麵包」「牛肉膏」「素大米」「地溝油」等等食品安全惡性事件頻頻被曝光

「求生手冊」不但讓研發者感到糾結,還有它的用戶們:他們既因為集中的曝光中國食品安全信息感到「鬧心」,又要每天按照這些信息的提醒來躲避飲食風險。

每天看著一些食品醜聞,讓他們悲喜交加,如「學校收集童子尿賣給藥廠」、「南京喜之郎發現純果凍無水果」、「沃爾瑪現1900年產桂圓乾」、「福建金針菇」、「天津毒麵筋」……。

但這種軟體出現在蘋果商店裡,還衝了那麼高的名次,作為中國人也讓他們覺得丟臉。

有用戶說,這個應用的推薦文字特別打動她,作者說的那個情景在她們家也發生了,電視上曝光果凍問題的時候,她的女兒正在吃。

一個正在堅持減肥的女孩表示,每次餓得不行,就拿出手機,看幾頁「求生手冊」,食慾什麼的瞬間就浮雲了……」

道德淪喪導致了食品安全

在「求生手冊」出現之前,復旦大學研究生吳恆和30多名網路志願者用另一種方式進行了食品安全信息的整合。他們創辦了名為「擲出窗外」的食品安全網站,並利用搜索找到近3000篇關於食品安全問題的新聞報道,繪製出了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形勢圖,他的網站曾一度因為訪問量過大而癱瘓。

據吳恆介紹,「擲出窗外」的創辦有兩層意義,「讓黑心商人引以為戒,並把他錠在了恥辱柱上。另一點,讓消費者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 他認為,道德淪喪導致了食品安全的淪陷。

吳恆在「擲出窗外」後來的補充中寫道:「就像是泰坦尼克號上一位失眠的乘客,半夜起床在甲板閑逛,卻突然發現就要撞著冰山了,他大喊大叫,卻因為沒有喊醒掌舵的人,於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卻做不了太多,嘆息。」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