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通膨助民生 港府發債券

【新唐人2012年5月29日訊】(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9日電)繼去年後,香港當局又計劃於下週發行債券,外界普遍相信此舉是「變相派錢」,協助市民抗擊通貨膨脹,改善民生。

基本上沒有欠債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去年中首次宣布發行港幣50億至100億元的債券,且與通膨掛鉤。昨天,港府又再宣布發行第2批債券,總值100億元(約新台幣380億元)。

與上次一樣,這次發行的債券也與通膨掛鉤。

近幾年來,香港百物騰貴,過去幾個月的通膨更上升至5%至6%的水平,但銀行的存款利率卻低於1%,令市民憂慮儲蓄趕不上通膨,現金被蠶食。

港府預計,今年全年的通膨將會達到3.5%。

去年港府首次推出抗通膨的債券時,由於認購者需要抽籤,市民預計相當困難,不少人因此放棄,但其後他們發現,去年7月上市以來的債券,連同利息和價格上漲,全年收益率超過9%,至今仍然感覺可惜。

因此,港府昨天宣布再次發行與通膨掛鉤的債券後,輿論和市民反應踴躍,包銷券商預期將會掀起搶購潮。

部分報章如文匯報,今天把政府此舉形容為「變相派錢」,並發表社論呼籲政府擴大發行規模,一方面協助市民抗通膨,另一方面誘導資金規避股市的風險。

根據規定,新一批債券的最低投資額為1萬元,每半年發利息,如果購買人數眾多,需要進行抽籤。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