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咚:西方國家為何如此重視個人?

【新唐人2012年5月3日訊】美國有一部經典的戰爭題材影片《拯救大兵瑞恩》 ,描述了在「二戰」期間著名的諾曼底登陸行動中,美國政府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冒著槍林彈雨,營救生死不明的普通士兵詹姆斯·瑞恩,並最終救出他的故事。

另外還有一個說法流傳甚廣,稱朝鮮戰爭中美軍官兵上衣口袋裡都裝有降書:一塊30 X 40釐米的黃色尼龍綢,印有13種文字,中文居首:我是美國人,請不要殺我,並設法把我送回去。我會通過美國政府交涉,給你們報答。中國稱其為投降書,美軍稱求救書。

類似的故事發生在當代,以色列為了讓數量極少的國民重獲自由,用為數眾多的巴勒斯坦俘虜與其進行交換;美國政府為了救出被朝鮮拘捕的公民,對其進行國家讓步,並派遣高規格代表團赴朝談判。

如上種種,都表明了一個事實,在西方國家,把每個人當人那樣尊重,不僅是其政治思想的一項基本原則,而且上升為國家意志、成為立國之本了。英美法等西方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者或者創國者們,都深受啟蒙時代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因此,對個人的關注和重視,深深浸潤在他們的立國思想和對新的政體的設計中,而民主選舉等制度從體制和機制上強化了個人主義的原則。隨著民主制度在西方的普及,此項原則也隨之流播。忠實秉承了先人政治智慧的西方國家始終未曾動搖這項政治原則,蓋因如此。

相反,在我國,對集體主義的強調甚於對個人生命的敬畏。個人從未成為國家的中心,人的生死只體現在數字上。比如據說某個災難時期死了3000萬,另一次運動中又有無數人死於非命,比如戰爭中為了奪取某個目標,無數戰士奮不顧身死在炮火槍口下,甚至為了炸掉某個碉堡,年輕的戰士主動捨去自己的生命。

前者至今仍冷冰冰躺在歷史研究成果或者教科書裡,國民未接到過任何道歉,以至受到欺騙,被告知一個少得多的數字,或者被輕描淡寫,或者乾脆避開不談;後者被當作國民教育的案例反覆宣揚,鼓勵國民為了某個虛無飄渺的目標獻身。

對個人的不重視、不尊重並非我國的傳統,儒家創始人之一的孟子就說過「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唐太宗也言,「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明智的政治思想家或者政治家都能認識到國民個體的意義和他們在整個國家的地位與作用,雖然兩千多年的專制主義歷史中,它們從未認真地在政治實踐中予以落實。

不論動機為何,毛澤東當年也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正因他準確地把握了民心並利用了民心,才取得了他所領導的武裝鬥爭的最後勝利。在他一生中,無疑他充分認識到,並充分利用了普通民眾,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從這個角度說,他還不是真正的民本主義者,只是善於運用政治技巧罷了,這也是他在歷史上注定將不會獲得民眾認同並高度評價的核心原因之一。

從毛身上我們也可以觀照現實,民本主義以及西方所謂的個人主義絕不是停留在口號上的政治教條,絕不是用來宣傳的工具,也絕不應當是政客的「遮羞布」,而應確確實實地成為立國的根本,並切實表現於國家政治體制和政治運行機制中,由此才能真的做到尊重個人,保護個人,並使其在其所處的社會得其所。

近些年來我們注意到在強調「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等概念,從實際來看,正體現了上面所說到的三種現象。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它們還只是空洞的政治術語,並未進入立國的核心原則,也未成為官方話語體系的核心精神,更重要的是,它們缺少具體的政治體制和運行機制的保障,因此在現實社會中,不尊重個人的情況很普遍,損害個人權利和利益的情況很常見,嚴重侵害公民權益、傷害公民身心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比如謝亞龍在法院當庭指控其曾受到刑訊逼供和身心摧殘。當然,還有……

西方國家發生這類事肯定是震撼性的醜聞,並導致嚴重的政治後果,而在我國,或許是太多,所以像沒事一樣……

乃至於作為公眾良心的媒體也在此問題上進行了十足惡意的註解。《環球時報》5月2日的頭版文章和社評中,都毫無疑義地表達了一個觀點,即相對於中美關係以及兩國各自的國內經濟問題,個人遭受迫害事件充其量只是「小事」,無足掛齒。這家報紙沒有對這個人的際遇表達最基本的同情,也未對相關責任者表達一絲憤怒,卻連篇累牘地對仗義相助的某國進行指責,對深受戕害的某個人進行抹黑。如此媒體可謂毫無人性,心如蛇蠍了。

由此可見,我國有些人眼中的芝麻綠豆「小事」,在西方人眼裡是悠悠萬事中「最大」者,不但政府不可能直接危害公民的安全和自由,而且他們受到此類威脅時國家會傾盡所能所有保護其安全和自由。從為了救出朝鮮扣押的美國人質,美國政府不惜派遣重量級政治人物上門央求並以國家利益作為交換,即可印證此點。

今天的西方公民們應當感激歷代先賢們為他們確立、完善了一套好的政治思想並一以貫之到具體的政治制度和實踐中,為了防止政客出於自私自利的理由違背它,從體制和機制等多個層面為其建立了可靠的保護閥,意在制約政府干預公民個人的自由和安全,或者對他們的自由和安全受到威脅和損害視若無睹,乃至支持。

文章來源:《博客日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