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體看中國:冷眼觀薄劇

【新唐人2012年4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陸楊報導)中國足球第二批打假反賭掃黑系列案件明天(4月24日)開始庭審,這次出庭受審的被告包括中國足協前高官。即將開始的法庭審理被認為是中國足球界清理假、賭、黑現象的一個高潮。足球界資深人士指出,足球圈爆出的陰暗面既跟足球進入職業化之後的商業利益有關,也受中國現階段大環境影響。

*足協高官受審*

第二批涉足球案件4月24日開始,在中國東北丹東、鐵嶺和瀋陽等地法院審理。這批出庭受審的被告有中國足協原專職副主席謝亞龍、南勇,還有多名前國家隊球員。

此前,中國在2011年底到2012年初,用了2個月時間,開庭審理了足球打假反賭掃黑案的第一批案件。 48名涉案被告受到宣判。

中國足協前高官將在即將開始的法庭審理中接受法庭宣判。新華網今天(4月23日)刊文指出,第二批案件庭審是足球反腐系列案件審理的一個高潮,其“國家公職人員”的身份所牽涉的問題盤根錯節。新華網的報導認為,從問題的重要性和復雜程度上看,此次審理是一次升級。

中國足球界存在的黑哨、行賄等腐敗現像給足球場上的激烈競爭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喪失了觀賞性。

*穆建新:嚴打足球腐敗起震懾作用*

中國天津泰達足球俱樂部前常務副總經理穆建新認為,這次中國足球界的嚴打行動起到了震懾作用,有利於淨化足球環境。

他說:“這次打黑打假反腐行動應當說具有非常積極的正面意義。因為,不管怎麼著,目前的嚴打情況誰都害怕。誰要是底下再玩黑的,讓人揭發出來,不僅要受處罰,而且還難免牢獄之災。所以誰都比較小心。因此這個事對於清肅足球界的黑暗現象、淨化整個足球的環境是有積極意義的。”

足球是中國民眾非常熱衷的一個體育項目,足球場上激烈的拼搶搏擊吸引了眾多球迷。天津泰達足球俱樂部前副總穆建新說,隨著中國足球的職業化,在沒有相關製度和規範的情況下,足球圈的黑哨、賭球和賄賂等腐敗行為是必然要出現的。這些現象改變了足球比賽的不可預知性, 並弱化了競爭的本性。

*職業化和政府行為與足球腐敗*

穆建新認為,足球圈之所以出現腐敗行為“首先是職業化以後企業的加入。足球俱樂部和球隊成為廣告和冠名的媒介。企業利用足球隊作為自身廣告的載體,球隊的升降級直接影響著企業冠名球隊的名譽和企業相關的收益。第二種情況是,由於足球對大眾的吸引力,球隊所在城市的政府部門也給予了相應的關注,一般都把足球作為這個城市的名片。因此,球隊的升降級也直接影響這個城市的形象。”

穆建新說,還有就是國家行政體制的原因,行業管理行政化,使得一部分管理人員可以利用權力營私舞弊。

穆建新說,為了保級和奪冠,球隊不惜賄賂買比分和打假球,足球界的腐敗就這麼形成了。另外,穆建新認為足球的黑暗面跟中國目前的大環境有直接關係,而且不僅是足球界,其它體育項目和國家的各個層面都存在腐敗。足球界的假賭黑現象的徹底根除有賴於國家行政體制的改革。

*新賽季球場暴力頻發*

新華網4月23日的文章認為,足球界存在的問題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文章指出,本賽季中超開賽一個多月以來,賽場屢屢發生暴力事件。例如球員之間群毆,球員圍攻裁判等。

新民晚報記者陶邢瑩4月20日在大連採訪大連實德跟上海申華比賽之後,遭遇大連足協官員毆打。此一暴力事件引發民眾強烈關注,這條消息在新浪微博的轉發量達到數万次,評論次數超過4千次。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