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合作 台助甘國稻米自足

【新唐人2012年4月12日訊】(中央社記者李淑華班竹12日電)「外交下鄉,農業出洋」。台灣在1995年與甘比亞復交時,技術團首項任務就是協助甘國達成稻米自給自足。近年來,甘比亞的水稻倍產計劃已成熟發展至稻作生產永續經營計劃。

駐甘比亞技術團團長鄒樹康在外交部發行的「非洲一盞燈的故事」一書中回憶說,在一回執行稻種收購業務時,一位農民不停將手上厚厚一疊嶄新大面額現鈔,反覆從口袋拿出又塞回去,「我這輩子第一次將這麼多錢拿在手上」。

鄒樹康說,這位農民粗啞而爽朗地笑著,開心連聲說,「Thank you, Taiwan!」他自己則慶幸能身在其中,為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盡一份心力,「每一包米的背後都有一段春耕夏耘的辛勤故事!」

由於甘比亞總統賈梅(Yahya Jammeh)十分重視糧食安全與鄉村發展,希望借重台灣先進農業技術協助促成甘國稻米自給自足。

總統馬英九出訪非洲期間,將參訪甘比亞婦女農場、國家農業試驗所等地。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在甘比亞進行的技術合作項目,包括稻作生產永續經營計劃、蔬菜生產班輔導計劃、吳郭魚養殖技術移轉計劃、陸稻擴展計劃。

近年來,甘比亞的水稻倍產計劃已成熟發展至稻作生產永續經營計劃,培育優良稻米品種,輔導潮灌區農民成立稻種生產班,以供應甘比亞各地陸稻栽培所需的大量種子為計劃重點。未來相關技術繼續提升後,還可將稻種出口到周邊國家。

班竹町婦女農場是技術團「蔬菜生產班輔導計劃」的核心。駐甘比亞技術團農藝技師呂育銘認為,農業本身是相當吃重的工作,但當地99%以上卻都是由婦女從事農業生產工作。在農場,時常會看到媽媽後面揹著小孩,頂著高溫揮汗如雨勤奮工作。

甘比亞的婦女除養家餬口外,也經常發揮大愛,哪裡有需要,她們就會跳出來,包括捐贈自己生產的蔬菜給鄰國塞內加爾因內戰避難至甘比亞的人民,也捐款給甘比亞的青年國家足球隊出國比賽為國爭光。

賈梅就多次公開說,「婦女撐起甘國發展的半邊天」。而班竹町婦女生產班的婦女們「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還之於社會」。這般情操,讓許多台灣志工感動不已,也都衷心期望甘比亞能成為受世界矚目的西非奇蹟。1010412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