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價貴過美國 佔車主收入三分之一

【新唐人2012年3月22日訊】中國油價又面臨最新一次調整,全國平均90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將分別提高0.44元和0.51元,宣告成品油價全面進入“8元時代”。有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繼續上揚是大概率事件。國內成品油零售價亦因此長期看漲,年內突破10元/升難度較大,但已不太遠。

據大陸媒體報導,2009年以來,國內成品油最高零售限價總共進行了12次上調,5次下調。其中,汽油零售限價12次共上調了4680元/噸,下調1080元 /噸,累積上漲3600元/噸。廣州等地的車主在近三年時間裡,養車成本增加了60%。

廣州車主黃小姐算了一筆賬,每次加油40升,平均每月加四五次油,廣州93號汽油每升上漲0.48元後,每個月油費支出增加近100元。黃小姐稱,“算下來,每個月僅油錢都要花費約1600元,而我每個月的收入也不過6000元左右。”黃小姐質疑稱,國外的油價是否也這麼高,養車加油的支出也會佔其收入的三分之一嗎?

有記者對比中美油價發現,中國油價比美國油價還高,但中國的油品質量卻不及美國。3月19日美國普通汽油價格為3.867美元/加侖,約合人民幣6.45元/升。美國的油價是價外計稅,而國內的汽油價格是含稅價,“扣除1塊多的稅費,國內裸油價仍要比美國汽油價格貴上幾毛錢”。

有數據顯示,2012年1月美國汽油稅費佔比為12%,目前佔比在10%左右。而北京93號汽油稅費佔比為29.4%,柴油稅費占比為26%。今年1月美國各州汽油稅平均為每加侖0.489美元,折合人民幣為每升0.81元。中國汽油價格中稅收大約為人民幣2.07元,兩國稅收差距達到了1.26元。

與美國相比,國內油價高、油品低,已是不爭的事實,讓黃小姐更為鬱悶的是,“我們的人均收入遠沒有美國高”。數據顯示,2008年,美國的人均收入是中國的34倍;2010年美國人均收入約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2萬元;北京城鎮居民年人均收入為29073元,相差近10倍。由此可見,油品支出佔美國人均收入的比例將遠遠小於中國。

盡管如此,因近期油價漲幅過快,奧巴馬還在每周例行廣播和網絡講話中稱,油價上漲加重了美國消費者的經濟負擔。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紀鵬表示,油價上漲最終成本都由消費者埋單,由於美國的國民收入比中國高得多,中國消費者為高油價承擔的成本已是歐美國家的五六倍。還有人士認為,老百姓和油企就像螞蟻和大像在博弈,油價上漲有合理性,但政府也需考慮老百姓的承受力,如果“兩油”繼續高高在上,定價機制不透明,民眾的牢騷還會繼續。

在成品油屢次漲價的背後,其推動漲價的原因之一在於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巨頭煉油業務的虧損。兩巨頭2011年年報尚未出爐,其煉油業務是盈是虧尚不可知。不過,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曾透露,公司2011年煉油板塊虧損高於預期的500億元,今年煉油板塊虧損仍將擴大。

此前,中共發改委數據顯示,去年1月一9月份,全國煉油行業淨虧損為11.7億元,中石化、中石油財報則稱總計虧損高達645億元。且不考慮兩企業虧損額與官方數據打架,但這都顯示,兩巨頭一直糾結在煉油業務上頻頻訴苦喊虧。

知名評論員葉檀也稱,兩石油巨頭並不是只有煉油一個業務,正是為了保持盈虧平衡,他們有原油勘探與開采業務。當原油價格高企、煉油虧損時,開采 業務、化工業務必然盈利;當原油價格下挫、開采利潤下降時,煉油板塊必然盈利。為什麼只抱怨煉油虧損而不說開采、化工厚利?如果煉油虧損如此嚴重,請讓出煉油市場,讓民企進入如何?

事實上,在煉油板塊利潤虧損的同時,兩大石油公司其他業務板塊賺得盆滿缽滿,去年三季度中石化實現淨利潤599.6億元,中石油實現淨利潤1034億元。

說到底,在高油價時期,民眾要想節省開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減少汽油的消費。而減少汽油消費又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少開車,二是提高汽車的燃油率。

有網友認為國內油價超過美國油價也並非壞事,油價的上漲可以抑制對汽車的消費,可以減少交通擁堵的時間,還可以促使對汽車新的消費方式的誕生。例如,在很多歐美國家,消費者擁有汽車僅只是為假日旅游的方便,而不是像大多數中國消費者一樣用來作為上班的交通工具。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