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昌:總統「短命」只因這裡是德國

【新唐人2012年2月24日訊】近兩年來,德國政壇熱點頻出,尤其總統一職不是特別安穩。2010年5月31日,德國總統霍斯特•克勒在柏林宣佈辭去總統職務;2012年2月17日,剛擔任總統一職不到兩年的武爾夫宣讀聲明,決定即日辭職。

根據德國相關法律,總統一職由專門成立的聯邦大會選舉產生。聯邦大會由612名聯邦議員以及德國聯邦16個州地方議會選派的612名代表組成(比例代表制)。總統任期5年,經再次選舉可以連任一次。由於德國總統是一種榮譽性質的職務,超脫於政治紛爭,所以其地位一般都比較穩固。

然而,這種職務的穩定性卻率先由克勒打破。2009年5月,克勒總統在短暫訪問駐阿富汗德軍後表示,為了保護德國的利益,比如自由的通商路線,「緊急情況下,軍事行動也是必要的」。這一言論在德國掀起了軒然大波並立即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在野黨對克勒展開猛烈抨擊。綠黨議會黨團主席特裡廷說,克勒是在宣揚「砲艦政策」,其言論是違反憲法的。而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負責人奧佩曼批評說,克勒的表態損害了德國聯邦國防軍海外使命的意義。身為基督教民主聯盟政治家的克勒這個時候並沒有得到來自自己黨派以及執政夥伴自由民主黨的支持。任何辯解都無法平息爭論,於是克勒也就成為了德國戰後歷史上第一位辭職的總統。

為何克勒的言論在德國會產生如此大的爭論?換言之,總統踩到了哪條高壓線?這條高壓線是:德國高官沒有隨便說話的自由。有意思的是,德國是一個言論自由的民主國家,但這種自由只針對普通百姓,高官則例外,尤其是身居最高位、代表德國國家形象的總統。如果高官發表了不當言論,反對黨會如獲至寶,拿來作為攻擊執政黨的利器;媒體更是喜不自勝,把芝麻放大成西瓜,讓公眾全方位瞭解事情的真相,其目的是讓自己的媒體獲取更多的眼球。這是一個官不聊生的國度。因此,總統發表的言論不能涉及政黨政治,更不能隨便就某一熱點話題發表評論。在這件事情上,克勒將德軍參與海外行動與維護德國經濟利益掛鉤,這觸及了德國人的敏感神經。公眾認為,德國出兵阿富汗是基於一種正義使命,和經濟利益沒有關係,只有希特勒和非民主國家出兵國外才是為了經濟利益。看看,一句話就讓公眾不高興。

克勒下台後,下薩克森州州長武爾夫接任德國總統職務,但武爾夫的命運更慘,不到兩年時間就無奈辭職。據德國媒體爆料,三年前時任下薩克森州州長的武爾夫想購買一處房產,由於手上錢不夠,於是從企業家格爾肯斯(EgonGeerkens)的妻子處得到了一筆50萬歐元的貸款。因為武爾夫與格爾肯斯是朋友關係,所以得到了4%的優惠私人貸款利率,而當時的銀行利率是5%。後來武爾夫從銀行貸款,還清了欠格爾肯斯的債務。

根據德國的有關法律,官員獲得私人低息貸款並不算貪污。武爾夫的問題在於,當年有議員質詢他是否有私人貸款時,他對此矢口否認。否認的原因可能是羞於承認自己經濟條件不是太好,害怕別人恥笑。從這點來看,至少說明德國州長相當沒有油水。

如果武爾夫沒有當上德國總統,恐怕這件事情也就過去了。但是,德國媒體太厲害,他們特別喜歡盯住政府高官。德國的最高領導者(儘管是象徵性的)成了他們的目標。媒體的看法是,貸款當然沒有啥問題,但官員不能說謊。武爾夫身為德國總統,本應為道德楷模、誠信的標竿,但他當年說謊的做法很難相信他能勝任總統一職。

如果武爾夫就此道歉,事情可能就大事化小了。可惜武爾夫想到了摀蓋子的方法,這是世界上所有統治者的固定思維模式,可惜民主國家的領導人沒有絕對權力讓媒體閉嘴,貴為總統的武爾夫只好親自給《圖片報》主編迪克曼打電話,試圖說服他放棄對此事的報導。由於迪克曼在外面出差,沒有接到電話,武爾夫給主編的語音信箱留言。他「威脅」道:如果一定要做「不實報導」,《圖片報》就要承擔法律責任並且會斷絕與該報的聯繫。武爾夫指責《圖片報》的做法是挑起戰爭。可惜《圖片報》主編並不買總統的賬,直接公開了武爾夫留下的語音記錄,讓輿論一片嘩然。德國民眾普遍認為,總統的做法一方面是隱瞞真相,另一方面是干涉了新聞自由。在野黨要求總統對此作出解釋,政界不少人也認為,如果總統這樣阻止新聞報導,那將是不值得尊敬的。

事情發展到這個程度,是武爾夫沒有想到的。他只好表示道歉:「我應該主動澄清私人貸款的問題,因為這件事沒有任何需要隱瞞的東西」。至於打電話給《圖片報》主編,武爾夫承認,「那是個重大錯誤,對此我非常抱歉」。可惜,道歉來得有些晚了,有關他的話題在各種媒體上已經鋪天蓋地。前不久,武爾夫在下薩克森州的發言人格萊塞克的住所被檢察官搜查,他被指控於2007-2009年期間從德國前總理施密特組織的「北南對話」活動中獲得了不法收益。雖然檢察官只是調查格萊塞克,但是明眼人都清楚,檢察官劍指其背後的高位者德國總統,因為格萊塞克是武爾夫的親信,是「除了總統夫人外對武爾夫最瞭解的人」。16日晚,德國漢諾威檢察院宣佈,已經向聯邦議院提出申請,以涉嫌接受商人提供的好處為由,要求取消德國總統武爾夫的豁免權。這是德國歷史上首次總統被檢察機關要求取消司法豁免權。鑑於此,武爾夫只好於17日宣佈辭職,因為過去幾週裡,他受到私人貸款、接受商人好處等指責,「對內和對外」都無法履行總統職責,而德國總統需要得到廣泛多數公民的信任。

整個事件看似複雜,其實也很簡單:武爾夫踩到了兩條高壓線,第一條是誠信問題:雖然武爾夫是州長但並沒有太多的錢,甚至連50萬歐元都拿不出,為了買房只好從朋友處貸款。後來議員質詢時他否認有這回事,這給其留下了隱患。他擔任總統後,該問題被媒體挖掘出來,給他帶來了更多更大的麻煩。第二條紅線是新聞自由。德國媒體的自由度很大,他們對本國高官不客氣,同時對其他國家的陰暗面也毫不留情,在中國公眾心中,德國媒體的形象簡直可以用刻薄來形容。

如果武爾夫事件發生在其他國家,應該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情,甚至有可能被歌頌為清廉的楷模,被邀請到各處進行演講,宣傳他是如何拒腐蝕、做清官的。可惜他生在德國,在那裡高官沒有太多貪腐的機會,兜裡沒有錢是很正常的事情,就連說話都得小心翼翼,尤其說謊早晚都會付出代價。

但凡是人都很難免有貪慾。做清廉、不說謊的道德楷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麼,德國政治家為何甘於清貧,不去撈點油水呢?道理很簡單:作為政治家,他們每四年有一道檻,這就是選舉。對於一個黨派,一個政治家而言,如果選民給你四年機會,你不做出成績來,而天天公款喝酒應酬、泡妞、把錢往自己兜裡裝,把老婆孩子送國外,那麼,四年之後你就得滾蛋下台。

作者係留德學者,著有《為什麼德國民富國強》、《德國式領導力》等
#pages{margin:15pxauto;text-align:center;clear:both;}#pagesa{padding:3px6px2px;margin:3px;border:1pxsolid#a7a49b;text-align:center;color:#a7a49b;}#pagesa.now{background:#a7a49b;color:#fff;border:0;}#pagesa:hover#pagesa.now:hover{background:#a7a49b;color:#fff;}#keyword_fa{margin-left:8px;}

文章來源:《時代週報169期》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