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中共不敢說的真相太多了

【新唐人2012年2月16日訊】古人說,忠言逆耳指的是聽的人,忠言、好話、實話是都逆耳,怎麼也不如奉承話、恭維話、吉祥話和過年的話聽上去那麼順耳。一篇小短文提到了一家人給新出生的兒子辦滿月,親朋們都來賀喜,有的說這個孩子聰明,將來一定會做大官;有的說這個孩子有福相,將來一定發大財,主人高興極了,又是感謝、又是請酒的熱情招待,立時氣氛就和諧的不得了了。這個時候又有一個客人來了,看了小孩子以後說,這個孩子將來是要死的,馬上就招來了主人和客人的一頓暴打。

做官發財只是個願望、是逢場作戲、是說的好聽的話、是做不得準的、可是人人都會死,卻是實實在在的大實話,所以說實話的人通常沒有人緣,遭嫉恨。想想當初,十億民眾喊了十年的萬壽無疆,結果毛澤東八十多歲就死了。喊萬壽無疆的人在喊的時候,喊的時間長了,儘管是不相信會萬壽無疆,但是意識裡也感覺到毛澤東或許會是應該長壽的,就如同前蘇聯的醫學專家們曾經斷言斯大林可以活到一百三十六歲。

如果那個時候有人說,無論是毛澤東、或者是斯大林都會死的話,那麼這個人的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可事實卻是,任何一個人自出娘胎的那一刻起就是在走向死亡,這是實話。但是能夠聽進去的人卻實在不多。

這就如同江澤民、胡錦濤兩個黨魁是合夥喊了二十多年的中國經濟騰飛、高速增長、繁榮昌盛、強大輝煌。他們喊叫的時候長了,聽的人就難免意識上朦朧了。從似信不信到半信半疑,最後就到了信的成份就多了,於是驕傲自豪的情感也就出來了。

所謂的財大氣粗,似乎是有了錢,身份就高貴了,連說話都有了份量,就像一步登天,受到了萬眾矚目和敬仰。可是實在是因為錢並不代表身份,也不代表人格,於是才醜態百出。

此時此刻有學者們說,中國大陸的金融經濟已經崩潰了,所謂的高速增長的背後,其實是年復一年的背上了越來越巨大的國債,所謂的輝煌的背後,其實是年復一年的印刷出了越來越龐大的新鈔票,那就必將要遭到一場口誅筆伐的攻擊和謾罵,更會受到了共黨的顛覆政權罪的威脅,至少也會被指責為造謠、污蔑、抹黑,然後再被劃歸到了敵對勢力、或者是反華勢力一邊去。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就是因為學者們說的是實話、是忠言,對一些民眾那就是感到逆耳,對共黨政權卻是揭穿它的謊言,為的是還國人民眾一個真相。人畢竟是生活在真實和實際中的時間長,鮮花、歡呼、載歌載舞的狂歡僅僅是一剎那。

這就好比當初的奧運,雞飛狗跳的折騰了十年。其實奧運不過兩個星期,與十年相比較,不過就是曇花一現,但是欠下的債務卻是再過十年也償還不清的,可是當初反對北京奧運的人士們卻被罵成是漢奸賣國賊。

有學者提出在經濟崩潰情形之下,主辦運動會不僅是勞民傷財,更是對經濟的雪上加霜,馬上就被自豪驕傲的喊叫聲淹沒了。實話可以不被接受,但是明擺在那裡的事實是不管被接受、或者是不被接受的。

而二零零七年的十一月上證指數是六千一百多點,幾天後跌到了三千點,奧運就是在三千點左右的開幕的,全民財富蒸發了百分之五十,即便不是崩潰,也是經濟的大危機。

有人說中國的股市是共黨炒作的、操控的,為的是圈人民老百姓的錢,意思就是說不能以股市的指數來衡量經濟的狀況,這種說法或許也對,但是二零一零年底和二零一一年初,學者們又說,中國大陸的股市即便是降到兩千點以下,也還是探不到底。

這就是說學者們知道,共黨是在炒作,也明白這個泡沫有多大,現在這個指數已經降到了兩千兩百點上下了,還是沒有降到兩千點以下。可是,中國大陸的高通脹、高物價、高失業率,民生的艱難、怨聲載道已經成了事實。其實這個兩千兩百點的指數當中,共黨炒作的成分仍然很大。

許多同胞們還記得,十年前上證的指數就是兩千兩百點,十年後的今天仍然是兩千兩百點,這只能說明十年的時間,經濟毫無增長。可是十年間,每年共黨報出的GDP的增長率都是在百分之九到百分之十二之間,這就是說十年間經濟總量增長了一倍多,甚至還要多。

這兩件事擺在了面前,中國人該信哪一個呢?反正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不信,更不太可能真假都相信,假話好聽,但是有多少人被股市和房市給套牢了的,甚至是血本無歸。

事實總是殘酷的,所以實話難聽,古人在忠言逆耳的後面加上了立於行三個字,沒有人願意吃藥,尤其是中醫的藥湯沒有不苦的,但是到了性命交關的時候,再苦的藥湯也得喝,為的是要命。郎鹹平先生在去年十月份提出的忠告是儲備糧草準備過冬,這八個字後面緊跟著的一句話是總比一下子垮掉了要好。

秋收冬藏是居家過日子的規律,似乎算不得什麼忠告,但是郎教授說的這個冬不是季節上的冬天,指的是經濟上的嚴冬。共黨的宣傳從來是炎炎夏日萬物日新月異的成長之中,但是萬物的成長也都是有限度的,唯有人的狂妄、虛榮和貪婪是無限的。季節不能總是停留在夏季,夏季之後就是秋季,秋季就是收穫的季節。

俗話說人生一世,其實就如同草木一秋,按照共黨宣傳經濟,被它領導了三十多年也該到了秋收的時候了。三十多年的大增長,可是中國人並沒有能夠豐衣足食,依然有六億多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去年十一月共黨提出,要把中國人的最低收入提高到一千三百二十元,至今不知是否做到了, 即便就是做到了,仍然距離人均日收入一點二五美元的標準相差很遠。中國人想幸福,可是聽了六十多年的幸福宣傳,至今就是幸福不起來,經濟的成就越大,中國人距離幸福的門檻就越遠。

有人說經濟發展的成果都讓共黨們給貪腐捲逃掉了,這倒是個事實,但是凡是經濟發展了,高速的增長了之類的吉祥話,大多數人還是愛聽,事實是否如此,人們就未必愛聽了。

有數字證明,伊拉克在二零零二年的時候,人均GDP是六百美元,而八年後的二零一零年就達到了人均三千七百美元,八年增長了六倍,這才叫騰飛,也叫高速增長,原因是政治制度。

二零零二年還是薩達姆當政,他的倒台,伊拉克從獨裁專制的政治轉變成了民主憲政的政治, 儘管不同的教派之間還在互相的扔炸彈,但是新生的民主政治至少在經濟上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至於教派、族群之間的矛盾,經由民主的協商也會得到解決。就像非洲的蘇丹,兩個教派之間打了十幾年,越打矛盾越深,不如坐下來協商一下,由全民公投,於是一個蘇丹分成了兩個蘇丹。合則留、不合則去,這種觀念中國人也應該是不難接受的。

看過《三國誌》的人都知道,翻開這部書的第一頁的第一句話就是,話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與合,誰說了算呢?當然是人民,所以誰又能說分裂就一定是壞事,大一統就一定是好事呢?那麼共黨出賣國家的主權究竟是好事,還是罪惡呢?無論合與分,所體現的就是人民的利益,擁護一種政治制度和反對推翻一種政治制度,所體現的也是人民的利益。

共黨成天喊叫著巨大成就,可是半數的國人民眾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所以叫共黨滾蛋打倒共黨的聲浪是一波高過一波。下愚不移的不是人民,而是共黨,人民知道經濟出問題了,而且不是小問題,雖然不太喜歡聽到崩潰的這個說法,但事實卻是中國的經濟已經崩潰了。

這個世界上自然形成了三個經濟區,分別是美洲、歐洲和亞太地區,從去年至今,歐元區的債務危機是個突出的問題,中國大陸的經濟崩潰是個隱形的問題。可是近日歐洲各國是反反覆覆的開會研究,已經形成了共識,有了一套應急的措施,於是中國經濟崩潰問題就凸顯出來了。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居高不下的通脹率,嶄新的高樓、高速公路和子彈型火車的背後是空城,沒有人使用的道路和過多的鐵路線,加上超負荷的公共債務都可以隨時拖垮中國的經濟,中國的股市正在走向覆滅。

《路透社》的一篇報道中說,號稱世界工廠的中國製造業前景是越來越衰弱了,這一波來勢洶猛的衰退,正在席捲中國龐大的製造業,貨幣的貶值,訂單大幅的減少,資金鏈的斷裂,今年的形式更為難堪。

《德國之聲》的分析說:中國的經濟形勢正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一方面是國內製造業放緩,內需拉不動,通脹的壓力是居高不下。而另一方面那就是全球金融危機給中國的經濟是雪上加霜。《金融時報》則說,顯然中國經濟最黑暗的時刻尚未來到。

就連共黨體制內的經濟學家們也不看好中國的經濟。有的說,二零一二年中國經濟是險象環生、危機四伏。潛在的危機隨時可能發生;有的人說,因為危機潛伏的時間比較長,積聚起來爆發的能量是相當大,爆發以後所產生的破壞力,相信是不會超過美國的金融危機。更有的人說,凡是嚴肅的經濟學家都不看好中國今後經濟的前景。

兩、三年前就有經濟學家說,凡是泡沫就一定會破裂,否則那就不是經濟,更多的經濟學家們則認為,中國大陸的經濟是持續性的與市場經濟背道而馳。對於這句話,許多人解讀為共黨堅持反對私有制,所以仍然是計劃經濟的體制,共黨仍在領導經濟,而不是根據市場的經濟去運行經濟。

本人是完全同意這種說法,計劃經濟在三十多年前,已經被共黨證明是失敗的,所以才提出了改革,這就是說當初領導計劃經濟的是共黨;把經濟領導的破了產的是共黨;認識到計劃經濟行不通提出改革的是共黨;可是在改革當中仍然不放棄黨領導下的計劃經濟的還是共黨。

所以說,這三十多年的所謂經濟改革究竟改了些什麼呢?打算往哪改?改到什麼程度?其實這些問題共黨自己也說不明白,他們知道市場經濟好,於是就哀求國際社會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可是在國內又拒不執行市場經濟,將死的體制和宣傳的慣性,又必須堅持住一個底線,那就是:凡事只要是共黨領導的就必須取得巨大的成就,沒有業績就謊報業績,沒有成就也要宣傳出成就,於是黨仍然偉光正,那就沒有理由不讓黨繼續當政統治。

成就成為了共黨霸佔公權力的唯一理由,共黨十分清楚,中國的經濟是依然崩潰了,但是堅決不能說,不要說崩潰了,哪怕承認改革沒有成績,馬上就會受到國人民眾們指著鼻子的質問,既然沒有成績那你們怎麼還不下台。

共黨統計局今日報出了一個成就,說是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居民消費價格的指數是僅上漲了百分之四點一,創下來十五個月以來的新低。這個指數的持續回落確定了當前的物價回落的總體勢態。但是從市場反饋的食品價格信息上來看,卻完全不是統計局報出的百分之四點一的成就。

同樣是與去年十二月物價作比較,食品價格總體上是上漲了百分之九點一;而豬肉上漲了百分之二十一;糧食上漲了百分之七;肉和禽類製品的價格上漲了百分之十六點六;水產品上漲了百分之九點七;蔬菜上漲了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三;食用油上漲了百分之六點六,都比百分之四點一高,相信今年一月份過年期間的物價一定更高。

總部設在羅馬的世界糧農組織,在一月中旬也公佈了去年十二月份的糧食價格的指數,首先提到的就是糧食價格十二月比十一月下降了百分之二點四。相比二零一一年的二月份的價格下降了整整百分之十一點三;穀物的價格下降了百分之四點八;食用油、肉類和糖的價格分別下降了百分之三、百分之二點二和百分之四;奶製品的價格基本沒有變動。

糧農組織解釋食品價格下降的原因。是去年農作物的豐收,需求的減少和美元走強這三個因素。這就讓人感到奇怪了,共黨剛剛報出連續八年農業大豐收的巨大成就,豐收了,供大於求,食品價格自然降低,這是市場經濟的規律,越是豐收價格越高,這是共黨的成就,究竟哪一個是正確的呢?

戳破了共黨成就這個泡沫,我們就不得不承認,在人均不足零點八畝的耕地上,哪怕是按照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放衛星式的宣傳豐收,糧食仍然不能自給自足,每年成億噸的進口糧食,證明的是求大於供,所以才會出現食品價格月月暴漲這個現實。統計局報出的物價上漲百分之四點一是欺騙,八年連續大豐收也是欺騙。

在工業方面的一組數字似乎就更能夠說明些問題了。二零一一年國有和中央控股企業實現的利潤是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五點二;股份制的企業利潤下降了百分之十三點二;外商投資企業的利潤下降了百分之六十一;石油天然氣的利潤同比下降了百分之六十八點五;鋼鐵行業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七十一點七;有色金屬和加工業是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五十六點八;化工行業同比下降了百分之十六點八;電子通訊業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五點三;煤炭開採業同比下降了百分之十一點八。

企業利潤的降低連帶著的那就是普遍的裁減員工,外資企業的利潤低,或者是不賺錢那就一定會關廠撤資,而後遺症那就是使千千萬萬的人們失業。《工商時報》原引了業內人士的消息說,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以後,房地產業直接面對的那就是調控和資金的壓力。

真正進入了嚴冬的季節,迫使的房地產業普遍的倒閉收縮,壓縮編製,裁減人員,甚至破產,尚能夠生存的房地產公司裁員的比例基本上都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有的甚至高達百分之六十。龐大的失業人口怎麼辦?通常那是應該由政府為他們創造就業機會,這是共黨絕對辦不到的,政府是要拿出錢來去創造就業的,共黨卻只有債務沒有儲備。

美國政府公開宣佈美國的國債是十四萬多億美元,而共黨卻從來不提中國的九十萬億的國債;美國印刷了一萬億美元的新鈔票公佈於世,而共黨卻從來不說印刷了八十萬億人民幣的新鈔票,當然就更不敢說人民幣貶值了多少。共黨不敢說的事情太多了,而敢說出來的事情又經不住人們的推敲。

二零一一年全國各地十八萬起的反共抗暴維權事件,六千多億的維穩費的開支,而最近又聽說共黨在新疆又招了六千多個新警察, 可是把這說成是共黨為六千多無業者們創造就業機會,但是這六千多個就業機會只能是算入GDP的總量,卻不會產生任何的利潤和稅收。

各國都在消減軍費和警務的開支,只有共黨是例外的,在加大開支維穩,顧名思義那就是政局社會不穩,而不穩的原因,那就是共黨的民憤太大,共黨是在和人民進行著較量,那麼誰勝誰負呢?古今中外的諸多事實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人民必勝。

謝謝各位聽眾朋友們的收聽,下次的這個節目的時間裡,我們再見。

文章來源:《希望之聲》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