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咚:互聯網催生中國公民力量

【新唐人2012年1月5日訊】作者按:某高校學生是我的博客讀者,他在郵件中說起,在閱讀韓寒的《談革命》和我的《韓寒的革命觀與中國的前途》之後,產生不少疑惑,並特別問到「正像百年前立憲派和共和派所論爭的那樣,當代中國人之所以不能踐行民主權利,是不是真由於民智未開?」「關於大變革或者革命爆發的可能性,先生您有什麼看法?」等問題。

以下是我對2011年的一些思考,並非完全專門針對他的問題的,但我希望他能從這篇文章中得到某些啟示……

若干年後,當中國人回憶起往事,回憶起2011年時,會想到這一年對中國最為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這是個很耐猜的問題。

不用等多少年,在這一年結束的最後幾天和新一年的最初幾天,很多人都在做同樣的事:總結2011年究竟發生了哪些有意義的事,湧現了哪些重要的人。每個人在描述這些人和事時,都能找到自己的角度和理由,言之鑿鑿。

現在就做這種事,老實說費力不討好,甚至有人會覺得多此一舉:都已經發生了,總結無意義;將來還未到,預測也無意義;大家都這麼做,更是無意義的氾濫之舉……

但在我看來,2011年,中國,應該慶幸,在這片歷史悠久得令人晃眼、現實曖昧得令人沮喪的土地上,發生了若干意義深遠的偉大事件,雖然它在當下看上去如此渺小,以致微不足道。

這一年裡,在微博、博客、論壇等新興網絡工具介入下,郭美美、甬溫特大鐵路交通事故以及甘肅校車等標誌性事件,在短期內吸引大量民眾圍觀,衝破了傳統媒體的輿論封鎖,迅速形成排山倒海的群眾性反抗態勢,知識精英、輿論領袖持續性跟進,發揮領軍作用,促進事件公開化、透明化,讓一切暴露於陽光之下,並依靠良知的力量,推動事件公平公正合理解決。

在接近年關的時刻,烏坎事件再次成為海內外廣泛關注的焦點。事件起因於當地干部非法倒賣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誘發了民眾對村幹部貪瀆行為和選舉舞弊的不滿,失地農民上告無門,加上地方政府暴力彈壓,最終演變成一場流血衝突事件。

從虛擬到現實

這個事件中值得關注的現象。

一是在具體的群體性事件中當事人首次利用互聯網工具,即時發送信息,加速信息傳播,吸引外界關注,年輕一代對互聯網技術的熟練運用,幫助村民維護了正當權益。

二是在互聯網先行一步的情況下,傳統媒體相繼加入,形成聯動態勢,並與參加反抗行動的民眾構成合作關係,媒體和民眾聯手增強了反抗者的力量。

這兩者都促使地方政府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解決問題。

三是烏坎村民眾在事件中提出了明確的利益訴求,從具體到抽象,說明民眾對地方腐敗行為性質的認識在加深,由此可見,所謂的「民智未開」,無非是當權者加強統馭民眾的說辭而已。然而民智開不開,不是統治者說了算的,教育確實可以愚民,但當互聯網興起的時候,教育的很多功能被它所取代,開啟民智的重擔事實上為之所承擔了。

四是官方的態度隨著事件的發展,一反常態,從暴力鎮壓轉變到和平安撫,既是識時務之舉,應該鼓勵,也反映了只要民眾願意表達憤怒,以死抗爭,當局也會恐懼其中革命性的底蘊。

必須指出的是,烏坎事件的戲劇性的乃至帶有相當的喜劇性的結尾,並非表明官方實質性地做到了以民為本,而只是一次策略上的讓步,是一次政治公關舉動。在一些政治人物眼裡,它無疑是個很好的政治樣板。然而,我們已經看到,並將繼續看到,參與烏坎事件的重要人物必將遭到秋後算賬。某些人一方面要將此次事件當作一件公關傑作,另一方面也不會忘記殺雞給猴看的老戲碼……

新生代的崛起

然而,從歷史的長河看,烏坎事件雖然有人為之犧牲,但它的歷史意義卻無法忽視,因為它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在它以及無數重要事件中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一代,正成長為中國新一代公民。

他們不像老一代人那樣因循守舊、做慣了奴隸,而是具備了現代公民的一切元素:強烈的權益意識、依靠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的強烈願望、不吝於付諸行動的熱情以及為了堅決捍衛自身權益勇於鬥爭乃至不惜犧牲的無畏氣概。

2011年,將作為中國新生代公民行動的元年而永遠記載於史冊上,被無數後代銘記並傳誦……

以互聯網一代為主體的中國公民新生代,孕育於中國大轉型時期,沐浴在中國現代文明和西方優質文明的交融之中,寄予了中國未來的希望。由於他們的存在,中國必將改變。不是明天,就是後天;不是後天,就是大後天。總之,會有那麼一天到來……

公民訴求的行動邏輯

在2011年以前,中國人向來是以「人民」的形態出現的,因此從未擺脫過被隨意塑造和改變的命運,從未真正以憲法和法律意義上的「公民」出現過。當然在需要他們畫圈的時候,他們會被當作公民「使用」一番。在不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被棄之一邊,不再理會,他們也無權參與一切政治遊戲,那些經過他們畫圈產生的代表們,繼續履行畫圈的義務,直到畫出中國為數不多的一群人,在上面發號施令。

那些最初畫圈的人,處在這個社會的最底層,當他們對施政不滿的時候,當他們對現狀不滿的時候,他們當初畫圈的手卻沒有權力讓他們親自畫圈選出來的人為他們的無所作為乃至貪瀆腐敗付出代價。

這一切隨著全球化、網絡化的世界,隨著開放時代的來臨改變了,由於信息傳播的手段和方式多樣化,信息的壟斷逐漸被打破,再也沒有誰可以一手遮天,將一切有價值的信息掌控在密室之中,任意玩弄。

在互聯網的催生下,中國公民成長的速度超越了,不僅由此轉變了觀念、思維和行動方式,越來越勇敢地表達自己,勇敢地展示力量,勇敢地追求公平正義;不僅積極地挑戰那個眾所周知的內向、封閉、自循環的話語系統,揭穿長久以來精心編織的騙局,而且通過紮紮實實的行動駁斥了「民智未開」的謊言,表明自己在應對社會不公、踐行民主自由方面,完全有意識、有訴求、有能力、有辦法。

而一旦公民們自我發現了,發現了自身的權利和利益所在,他們就會從憲法和法律上尋找自己的位置,並在行動中捍衛公民的尊嚴和權利,他們不僅可以畫圈讓某人享有權力,也能夠利用自己的畫圈權讓他失去權力。

公民們的行動邏輯是,他們不是為畫圈而存在,而是為了贏得畫圈應當具有的尊嚴和權利而存在。當他們真正擁有權利的時候,行動才是有尊嚴的。當他們缺乏真正的權利的時候,那麼他們就會為了獲得自己的尊嚴,採取行動,直到他們得到它為止。

文章來源:《博客日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