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華:村官乞錢修路 「丟人」也是生產力?

【新唐人2011年12月29日訊】12月20日,河南三門峽白家寨的村委會主任白彥民在鄭州街頭乞討,稱要借3萬元為村民修路,並當場咬破手指寫血書稱肯定不貪汙。該村書記稱其乞討是個人行為,而且其性格偏執,修路過程中的很多做法讓其他幹部很為難。(據12月26日新京報)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同樣是村官,在不久前某地舉行的全國村官論壇會議人們還記憶猶新,各地村官豪車雲集,派頭十足。別說屁股底下坐的,就是一身行頭脫下來恐怕也遠遠不止三萬元。但是這位村官不僅讓這三萬元急昏了頭,更在大街上雙膝跪地咬破手指立血誓乞討。這悲情的一幕感動了數不清的網友,更讓當地政府官員「臉掛不住了」。於是再三要求白彥民收拾行囊趕快打道回府,三萬元錢當地政府也答應幫助籌集,但前提是要求白彥民「把對政府的影響降到最低」。

什麼影響?公眾看到白彥民乞討的一幕都心知肚明,從表面上看白彥民是為了村裡的修路錢來大街上乞討的,「丟臉」的是白彥民,而實際上白彥民讓當地政府和官員顏面掃地了。堂堂的村官要為老百姓修一條路,僅僅就因為籌不齊三萬元錢到省城乞討,難道當地的縣鄉甚至地市就缺那三萬元錢?村官為民辦事要乞討寫血書,當地政府的上一級官員都在幹什麼?也可以說隨著白彥民乞討的新聞「曝」了出去,給當地的「負面影響」也隨之造了出去。更讓當地政府和官員尷尬的是對白煙民的舉止還找不出理由反對甚至處理,只有啞巴吃黃連,除此之外只有為其籌集資金,潛台詞就是,別再讓地方丟人了。

雖然說白彥民這個人在當地也不算「太地道」,但就其一心要為村民修路實現諾言的行為來說還是令人敬佩的,而修路這個舉動更得到群眾的大力支持。但是為了能籌集到足夠的資金,白彥民也是吃盡了苦頭。村民捐款不夠,申報的項目資金跑斷了腿也批不下來,村裡沒錢幹部們又不敢擔責任。自己因為村裡的欠賬大年節裡被債主攔到鎮政府拳打腳踢。萬般無奈之下才想出了這麼個「丟人」的辦法來,但沒想到「丟人」還真成了生產力了。

其實,「花錢事小,丟人事大」這也成了不少地方政府對待民生的一種「慣例」。很多群眾要求事情,儘管合理合法,但一些政府部門總是扯皮推諉,拖著不辦。而一旦矛盾激化鬧出事來,為了「挽回不利影響」,事情不僅辦了,辦的還出奇的順暢。政府拆遷,群眾要求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賠償。政府部門置之不理,而一旦強行拆遷鬧出了人命,各地媒體一來,為了「晚會負面影響」,老百姓的什麼要求都答應了。前提也就是「把對政府的影響降到最低」。

地方政府注重維護形象,要杜絕一切負面影響,這本無可非議。但是既然「怕丟人」「講面子」就應該把許多工作做到前面,儘量把一些負面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這樣政府「有面子」群眾心裡也暢快。而明明問題有能力解決的時候不解決,非要等群眾想出極端的辦法眼看要「丟大人」的時候,才像救火一樣出來花錢消災,息事寧人。這種讓「丟人」成為生產力的做法,不是維護地方形象和「講面子」,而是一種虛偽和惰政,甚至是一種欺騙和掩飾。

文章來源:《南海網》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