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峰會閉幕 瑕不掩瑜

【新唐人2011年12月10日訊】(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布魯塞爾9日專電)2天的歐盟峰會在英國無意參與制定新約的缺憾中落幕,儘管如此仍瑕不掩瑜,在短期紓困救市或中長期建立財政紀律制度方面仍有斬獲,也為歐盟脫困向前行奠基。

這場被視為搶救歐債與歐元最具關鍵性的高峰會議分兩階段進行,首階段自8日傍晚至9日早晨,歷經10餘小時磋商,歐洲理事會主席范宏畢(Herman Van Rompuy)宣布,救歐債峰會達成短期與中長期方案的共識。

短期的治標方案方面,范宏畢表示,歐洲國家向國際貨幣基金注資2000億歐元雙邊貸款,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槓桿化操作盡快啟動,而原定2013年7月生效、規模5000億歐元的歐洲穩定機制(ESM)提前至明年7月。

至於治本的中長期方案,范宏畢說,27個歐盟會員國中,17個歐元區及6個非歐元區會員國,同意以制定新約的方式磋商財政協定(fiscal compact)。

他表示,協定嚴格要求參與新制的各會員國,必須將完善財政紀律的規範載明於憲法等根本大法中,更強制要求參與嚴格財政制度的各會員國,往後必須把預算計畫草案提交歐盟執委會。

但英國等歐盟會員國不願參與形同為建立財政同盟打下基礎的法制,范宏畢宣布首階段峰會結論後,繼續展開第二回合的磋商,英國仍堅持維護國家利益而不願點頭。

比利時荷語「公共廣播電台」(VRT)資深主編弗斯(Luk as de Vos)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歐洲央行總部在德國法蘭克福,地位確實逐漸比老牌的金融中心倫敦更重要,而英國選擇自我孤立,只是讓倫敦更被邊緣化而已。

歐盟集思廣益尋求歐債解決之道,但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強勢主導遭質疑,弗斯說,或許可解讀德國處於優勢支配地位,但這是目前歐洲擺脫歐債的唯一方法,而這次峰會達成的共識,相信有助於歐盟在數年後,再度重返世界主流市場地位。

也有民眾期盼,經過歐債危機的衝擊後歐盟能更整合,更希望歐盟各會員國能捐棄成見與私利,以歐盟的利益為利益。

而2天的馬拉松峰會使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記者更是人仰馬翻,口中啃著工作人員預備的三明治和咖啡等提神飲料,充滿血絲的雙眼目不轉睛盯著電腦螢幕,十指不停在鍵盤舞動,還得擬妥文稿預備突發的現場連線,體能與腦力繃到最高點。

弗斯呼籲歐盟行行好,以後別再半夜2點把同業們聚集開記者會,至少讓大家能好好睡上幾小時。

而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10.8%的優異表現,弗斯更建議歐盟,「給我們台灣的領導者,使我們能再次真正變強,並為往後的日子共同努力打拚!」(本文附照片影音)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