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防長決議 集資提升軍力

【新唐人2011年12月1日訊】(中央社布魯塞爾30日綜合外電報導)歐盟國防部長今天在布魯塞爾開會,同意在11個防衛項目上集資合作,包括購買空中加油機、訓練飛行員、購置監視及偵察設備、野戰醫院等等,盼能在歐債造成的預算壓力下仍能提升軍事實力。

1名資深歐盟官員曾警告,過去幾年大幅削減國防預算讓歐盟更難維持作戰,也嚴重不利於打造共同安全政策。

歐盟轄下以促進防衛合作為宗旨的歐洲防衛局(European Defence Agency)局長阿諾德(Claude-France Arnould)在記者會上指出:「問題已經不是我們是否應該合作,而是我們想不想擁有確實的防衛能力。合作不再是選項,而是勢在必行,甚至是緊急事項。」

會議認可的計畫包括集資購買民間衛星頻寬、聯合研發智慧型軍備、聯合執行海軍訓練和後勤工作、共同訓練飛行員計畫。

歐盟防長特別著眼於智慧型軍備。歐洲國家對利比亞執行軍事行動期間,智慧型軍備不足,被迫向美國購買。阿諾德表示,基於法律理由,未來或許不能使用非制導武器。

這項決定在接近年末時宣布,今年的戰爭大大突顯了歐洲的軍事弱點。在利比亞戰爭中,歐洲空軍很快用盡彈藥,迫使美國出手幫忙,英法領軍的空襲行動也依賴美國提供情報、監視、偵察和空中加油,美軍甚至提供這項行動中3/4所需重要的空中加油機和偵察機。

歐洲和美國軍事實力差距越拉越大,歐盟各國政府有42架空中加油機,美國則有650架。

美國高層國防官員譴責歐盟削減國防預算,明白表示華府也要採取緊縮,且正逐漸聚焦太平洋地區,歐洲不能再依賴美國執行軍事行動,勢必得提升獨立作戰能力。

然而,歐債危機意謂著國防預算承受更大壓力。歐洲防衛局26個會員國(除丹麥以外所有歐盟會員國)2010年整體國防預算實質上減少了7%,降為1940億歐元,今年很可能再次下跌。

傳統上歐盟各國分別培植軍力和軍需工業,這項計畫旨在讓歐盟成員國能更有效率運用國防開支。

歐洲防衛局防衛能力主任穆林(John Mullin)昨天指出,過去歐洲各國害怕失去主權,不願集資增強國防實力,而解決方法是讓各國集資於軍火工廠、訓練設施這類非前線設備。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