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要降價 問題不只稅

【新唐人2011年11月14日訊】(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14日電)一如預期,財政部通過嬰幼兒奶粉降關稅50%,這是稅法容許的最高降幅,但換算每公斤降稅新台幣6至13元,相較市售奶粉每公斤700元,奶粉降價要讓民眾有感,只有降稅還不夠。

財政部常務次長黃定方今天下午宣布,基於嬰幼兒等相關奶粉屬重要民生必需品,進口價格仍處高檔,為調節奶粉供應,並穩定國內奶粉價格,關稅稅率委員會決議機動調降嬰幼兒及調製奶粉關稅稅率50%。

黃定方表示,嬰幼兒奶粉關稅將由現行稅率5%調降為2.5%,平均每公斤約降關稅6元;調製奶粉(含零售用5磅及以下包裝、其他調製奶粉)由現行稅率12%調降為6%,平均每公斤約降關稅13元。自行政院核定日起實施,降稅期間各半年。

去年以來,進口嬰幼兒奶粉數次傳出「漲」聲,業者的說法總離不開進口成本增加,不得不漲。年輕媽媽陳小姐說,原本1罐600至700元的進口奶粉,今年已漲到700至800元。

嬰幼兒奶粉一漲就是1成,引起立委關切,多位立委要求調降關稅、營業稅,減輕年輕父母育兒壓力。在各方期待下,關稅稅率委員會也順利通過機動降稅案。

但傍晚在宣布通過嬰幼兒奶粉機動降稅記者會上,當官員應記者要求,將調降稅率換算成金額─每公斤降關稅6至13元時,大家赫然發現:嬰幼兒奶粉、調製奶粉每公斤進口價(不含關稅及5%的營業稅)僅227元至248元,去年和今年進口價格差距不大;在關稅不變的情況下,就算沒有優惠關稅,每公斤也不過增加10元、20元成本,但市售進口奶粉1罐(1公斤裝)動輒漲40元至80元,如今每罐售價已達700元至900元。其間數百元的價差究竟落入誰的口袋,令人十分好奇不解。

顯然,奶粉漲價不只是稅的問題而已。

在通過降稅案前,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盧秀燕就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要求,如果關稅降低,政府要在一定時間內督促業者,把調降的關稅反映在奶粉售價上。還要協同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經濟部等,查察現有市售奶粉的存量與售價,了解業者的存量到什麼時候可以消化完,什麼時候可以反映在售價上。

財政部長李述德在答復立委質詢時也表示,物價波動因素很多,租稅能發揮多少功能,要去了解。

直接面對選票壓力的立委很清楚,「德政」要讓民眾有感,就不能只是政府宣布調降稅率而已,還要各部會一起動起來,才能讓物價回穩真實呈現在售價上。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