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昌海:世界華文媒體的政治版圖

【新唐人2011年11月5日訊】中國大陸官方一直認為,「世界上話語權的分配很不平衡,80%的信息被西方媒體壟斷」。自從改革開放積聚了財力之後,就開始通過資助或者直接出資創辦貌似獨立的華文媒體、華文學校,並鼓勵開辦各種華人社團,作為統戰工作的主要工具,並將這三者合稱為政府的「三寶」。從3年前大張旗鼓地全力推行「大外宣計劃」。這一計劃分為中、英文(含其它語種)兩大部分,正以雄厚的金錢做後盾穩步推進。

香港台灣兩地的華文媒體是群體生態,中國大陸政府各有不同方式控制。北京對海外華文媒體的滲透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就已開始。2001年11月21日,美國詹姆斯坦基金會在其會刊《中國簡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政府是如何控制美國的華語媒體」的文章,該文章指出了一個明顯的事實:中國大陸政府花費了巨大努力介入海外的中文媒體,其主要策略有:投資控股、給予媒體在大陸的商業利益、安插人員等等。不少中文媒體被收買,或因不敢得罪中國大陸,在有關中國大陸的報道上越來越接近中國大陸媒體,所使用的語言也日益接近中國大陸的官式語言。該文披露,當時美國主要的四種中文報紙:《世界日報》、《星島日報》、《明報》和《僑報》,發行總量約70萬份,但都受著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的控制。因為中國大陸政府「金錢統戰」的結果,海外華文媒體已經有不少日益偏離新聞自由的軌道,對中國大陸的報道越來越與西方主流媒體的價值判斷相反。

自2000年代中期開始,北京又採用了更成熟的控制與滲透策略。除了採取前述手法繼續滲透並加強控制之外,還為世界各國的華文媒體提供了各種交流與聚合的平台。這種平台分為兩類:

一、是為世界華文媒體從業者提供交流平台。

2002年北京大學成立了世界華文傳媒研究中心。其目的是「聚合海內外研究資源」,該中心與中國大陸專事對外傳播的政府管理部門及新聞媒體,還有海外華文媒體及其合作組織——世界華人報業協會等有著密切聯繫與合作關係,組織各種交流活動,為海內外華文媒體的合作及業務拓展提供「對策研究」,共同編纂《世界華文傳媒年鑒》等。國外華文媒體的負責人在這個平台上發表的「研究成果」,大都是如何向世界傳播中國大陸官方的聲音,還有世界各國華文媒體的工作心得,如美國華文雜誌《彼岸》的副總編所寫的「華文媒體在美國的作為以及與中國傳媒之間的互動」,有些文章的標題就是「宣傳和推動反獨促統是海外華文媒體的光榮使命」。

二、定期舉辦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與各種研修班,對海外華文媒體從業者進行規訓。

從2001年9月舉辦第一屆世界華文傳播論壇以來,至2009年共舉辦五屆,每次與會的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華文媒體數百家。按中新社社長郭招金的說法,辦這論壇的目的就是「向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參會者心中也明白自己扮演的是什麼角色,據一位與會者事後感想,這種「有吃有喝有玩樂有鼓掌有照相有發言有總結有資料有禮物有歡迎有道別,一種典型的中國廟會式的『大會』」,對於移民海外者確實有吸引力。舉辦者意在「招安」,而參加者更是希望自己表現好,在眾多受招安者當中鶴立雞群,備受中國大陸當局重視與關注,從而獲得更多的資源。與此同時,由國務院僑辦出面,從2006年開始,經常舉辦各種海外華文媒體研修班,截止2010年共舉辦6期,來自法國、英國、美國、巴西、南非、澳大利亞、菲律賓等世界五大洲近百個國家的海外華文媒體負責人參加了這種所謂「集體研修活動」。大陸政府的目的很明確,是讓海外華文傳媒負責人到北京「充電」。每次會上都有負責新聞宣傳的官員到會講課。

除傳統的媒體報紙外,中國大陸還廣泛涉足電台,電視業,操縱美國一些當地的華語電台,電視。中央電視台第九頻道英語節目24小時不間斷通過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的有線電視網在美國紐約、洛杉磯和休斯頓三城市播放,這是中央電視台與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達成的協議。自從開始這項合作之後,時代華納旗下的CNN對中國大陸的態度馬上轉了180度的大彎。應該說,中國大陸政府統戰海外華文媒體很有效果,每逢中國大陸有大型活動,海外華文媒體非常自覺地配合中國大陸政府的宣傳。

為了海外華文媒體更自覺地配合中國大陸政府的宣傳,中國大陸官方還不惜投入巨資大搞何謂「外宣媒體本土化」。所謂「外宣媒體本土化」策略包含三方面內容:

1.聘請「外宣對像國」人士作刊物的記者與編輯。

聘請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刊物對像國就地聘請。入選者多是當地有新聞從業經歷者,同時還請對像國的政府官員出任外宣雜誌的顧問,參与選題策劃,並重金約請當地主流媒體的有影響人物為雜誌撰稿,借他們的口為中國大陸說話。這類經過巧妙包裝的文章有時候被當地主流媒體引用,可增強宣傳效果。另一種則是以外國專家名義聘請,在北京中國大陸外文局本部工作。

2.改變以往在中國大陸印刷再運到目標國的方式,直接在對像國印刷出版。

從2004年開始,中國大陸外宣的旗艦──中國外文局率先實施「外宣期刊本土化」策略。當年10月,《今日中國》雜誌社中東分社和拉美分社在開羅和墨西哥城成立,該雜誌的阿拉伯文版和西班牙文版均在當地出版發行。2005年6月,《北京周報》英文版的本土化站點在北美開始運營。2005年7月,《人民中國》在日本實施本土化。這些出版物均採用國家購買方式(即所有出版物均由國家出資購買,併發送到中國駐外大使館,由其免費贈閱給當地政要及各界精英)。以《北京周報》為例,主要贈送給北美國家國會議員及當地各大圖書館。

3.設定挑選外宣「專家」的標準。

中國外文局已積累60餘年聘用外國專家的經驗,參考國家外文局選拔「外國專家」的標準,就會明白大陸官方如何挑選外國專家。先說聘用「外國專家」的目的;據中國外文局國際合作部官員劉東介紹,為了彌補外宣刊物主辦者遠離對像國、遠離讀者的缺陷,外宣刊物選題時,「將外國專家當作對像國的代表」與「第一讀者」,認為這些專家與預想的讀者是「在同一種文化氛圍下長大的」,「有他所代表的人群的性質」,知道「本國人對什麼話題感興趣,並採用本國人喜歡的方式與語言風格介紹」。在外宣部門眼中,相比中國大陸外宣記者而言,外國專家能夠更好地與母國讀者溝通。因此,中國外文局共聘有百餘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外宣專家。入選者除了有較強的母語寫作能力之外,還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要對華基本友好,二是願意正確報道中國,三是有新聞寫作的經歷。」被大陸政府嚴格甄選並聘用的外宣「專家」享有較高待遇。他們的專業工作就是利用自身的文化優勢,為大陸政府從事外宣工作。他們涉足的領域包括圖書、期刊、網路對外傳播,主要是在外宣刊物的選題、採訪、編輯、設計等方面提出建議。對這些外宣「專家」的待遇與工作,中國大陸專門頒有各類《外國專家管理條例》。中國外文局的相關條例中規定:工作滿5年,一般不再續聘。但後來發現,5年過後,正是「專家」了解中國大陸情況比較到位的時候,也是中國大陸編輯與外國專家比較熟悉,且有合作經驗的時候,因此對所謂5年服務期限有所放寬,有些專家獲得長期聘用。

但人們會看到,大陸官方意識形態話語的其本身格局:沒有引導能力,從憲政到民生都是如此,不能對抗官僚集團既得利益自身運轉的邏輯;甚至政令已經不能出中南海。所以,這種意識形態話語的變遷,世界輿論對其所謂「假大空」的批判,不是白說的。

在代理軟體例如動態網沒有廣泛傳播之前,或者翻牆尚未普遍之前,海外媒體成為國內渴望真相的民眾的消息源,例如「楊錦麟讀報」能在鳳凰衛視佔據收視率頭把交椅,原因就在於此。可是動態網流行,翻牆成為常規動作,國外網路與國內市場化傳媒和國內網路達成了一片,海外媒體就不再是消息源。打開了大門,就不要窗戶。這時候海外媒體的重要性,就急劇下降。如果這時候,再以讚美政改的方式維持親共格局,那麼就會喪失公信力。

畢竟,公信力是媒體的生命,特別是要在海外生存華文媒體。現在,人們逐漸都注意到一個趨勢,海外親共媒體已經從「小罵大幫忙」來忽悠讀者,不得不走向「中罵大幫忙」。因為官方越來越天怒人怨,「小罵」已經失去讀者,喪失公信力,無法「大幫忙」了。

在西方社會,公信力是媒體的生命之源,這點恰好是中國大陸外宣媒體所缺乏的。中國大陸「大外宣」的目的是要塑造其良好國際形像。但一個國家的國際形像是由其國內政治社會狀況來決定的,比如美國的國際形像就不是依靠美國新聞總署和白宮發言人塑造的。儘管中國大陸「大外宣」運用了金錢的力量,但商業邏輯無法取代文化邏輯。由於互聯網的開通,國際社會對中國大陸的高度腐敗、過於懸殊的貧富不均、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災難,以及政府對社會反抗的暴力鎮壓都不陌生,也知道中國大陸媒體與互聯網均處於官方嚴厲管制之下,缺乏公信力。因此,中國大陸政府只要繼續控制媒體,中國大陸媒體的報道就會被視為「宣傳品」,很難進入西方主流社會。在中國大陸被腐敗與不公正籠罩之時,這種缺乏公信力的外宣媒體辦得再多,也不可能憑藉它來改善中國大陸的國際形像。相反,只會引起國內外民間輿論的強力反彈,適得其反。

不過,大陸官方的努力也沒有白費。現在甚至可以說,世界華文媒體的版圖已呈紅色與粉紅色。港台兩地媒體已被北京採用種種手法滲透控制,自由度連年下降。世界各地的中文媒體也早就被中國大陸採取上述各種手法收歸己用。還能夠堅持獨立立場且有規模效應的中文媒體只有美國之音、BBC、自由亞洲電台等少數幾家。其他少數異議中文網站由於其內容的限制,與其說是公共媒體,勿寧說更象是同仁討論圈。在中國大陸正以咄咄逼人之勢,意圖壟斷華文媒體話語權時,西方社會裁撤美國之音、BBC等媒體的中文廣播電視節目上,無異於主動放棄中文世界中最後一塊未被北京掌控的言論空間。有評論說,這既對推進全球民主化事業有損,也是對中國大陸人權民主事業的放棄。

看來,全球民主化事業與中國大陸人權民主事業離中國人民是漸行漸遠。因為在毛澤東和鄧小平之後,中國大陸再無政治家(儘管筆者對毛澤東沒有正面評價)。只有政治家才能對繼續急需解決而尚未解決的政治問題,承擔責任和大規模推動。也就是說,包括高層在內,都是官僚集團體系大機器的螺絲釘,都是處在科層體制之下,受到科層體制捆綁的小釘子。既得利益,使他們成為一個嚴密的利益集團,視全球民主化事業與人權事業為仇寇。

人們注意到,大陸官方對海外媒體的關注,是「形左實右」,保留強化左傾的形式形態或者政治正確,是為了進一步攫取既得利益,儘可能實現尋租最大化,直接利益損益成為首要考慮的因素,而是否政治正確,是否親共頗為次要。例如親共的默多克和鳳凰衛視,也一直沒有好果子吃,是因為他們的進入必然侵犯既得利益。毛澤東對郭沫若說,留在黨外,做外更大。也就是從意識形態滲透、宣傳的角度出發,官方也會將一些海外報紙,限制在海外,來統戰港台人士親共,這也是大外宣的組成部分。如果這一些報紙進入大陸,那麼就喪失了統戰意義。因此,大陸官方決不允許海外報紙進入國內。非我組織之內,其心必異。官方有如此強烈的敵我之分,作為政治決斷前提。官方最怕的不是敵人,而是偽裝成自己人的那一些人。所以最可笑的,就是認為偽裝成官方內人,就能保護自己。

構成海外媒體主筆或者主導性政治判斷是中國大陸1980年代語境的知識分子。他們有著身為局外人卻是局內人的親善幻覺。1980年代知識分子有著從文革到改革的上升身位形成的虛幻同一質,和上升的可能性。他們不把自己當做共產黨的外人,覺得改革還有希望。實際上,經過精神分析,他們本質上是幻想進入體制和參与分贓。

1980年代統治者因為文革,顯得沒有力量感,因為需要讓人覺得與知識分子在合作,順從民間的潮流,這不過是在委曲求全而已。所以讓知識分子有與官方二位一體的幻覺,忘記了從來都是潛在敵對關係。1980年代與1950年代的知識分子良好幻覺,本來就是同床異夢,一個要延續專政,一個要意淫自由。目前能獲得「自由」,是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特許的,隨時都可能被剝奪。偶然的,不確定的成就,無法制度化。總體上還是貓手上待吃而玩弄的老鼠。老鼠不能自大,以為有了自由。還是應該按照貓的眼光認識自己是否有自由。

市場化媒體成都商報與南方報系,競標《新聞周刊》非價格原因被拒絕,其原因在於尖銳地新聞價值對立。不管如何市場化,中國大陸媒體都是有狼性的,如何偽裝成羊都沒用。如此一點,不管如何努力靠近,與西方自由媒體比較,都是人與神的不可跨越差距。

精衛填海的故事告訴人們,1980年代知識分子他們玩的不是政治,不追求收益和進展。行為行動與目標之間的鴻溝,用幻想來填補。他們有著民主化進程中極權主義心理,不會出於民意而政改也不會處於西方壓力而政改。只有意外的天譴,例如大規模戰爭威脅、大規模災害。只有神力,才能迫使政改。絕不會出於人力。

海外報紙的讀者,當然是當地的。他們有著強烈的資產階級情緒,例如溫和改良,來看待大陸政局,也希望大陸人民能如他們一般。可是他們是局外人,不知道局內人的水深火熱,內心如焚,尤其是中國大陸前途如同深淵就在眼前的時候。他們是「冬江水寒雞不知」,是後知後覺,因為沒有切身的傷害。即使這一些海外媒體還是立足於海外讀者,那麼其網路版的讀者,就應該是國內讀者。而中國大陸官方一直認為,「世界上話語權的分配很不平衡,80%的信息被西方媒體壟斷」,為推動以爭奪話語權為目標的「大外宣計劃」,中國大陸不斷揮灑金雨扶植各種外宣媒體。——這,也是一種愚昧,最後結局只能是雞飛蛋打。

文章來源:《大中華思想門戶》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