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昌海:中國經濟正在衰退 年關近時最危險

【新唐人2011年11月3日訊】 在持續蔓延的浙江溫州民間借貸危機中,溫州「地下金融」走向崩潰。業界人士說,中國傳統過年前將是中小企業最危險的時候。目前溫州諸多銀行涉足高利貸,專家擔憂發生「中國式的次貸危機」。

中小企業倒閉,老闆跑路的溫州正處於民間借貸危機的風暴之中。9月20日,溫州最大的眼鏡生產商之一的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離境出走美國,被傳欠債20億元,其中民間借貸12億。胡福林「跑路」後,溫州借貸危機被廣泛關注。

一周之後,溫州某知名企業老闆沈某被曝跳樓身亡。面對斷裂的資金鏈,沈某的自殺似乎成了一個標誌性事件——從「跑路」升級到了「跳樓」。部份溫州中小企業 陷入「出走」、「倒閉」的風波漩渦,再次成為各媒體關注的焦點。據《德國之聲》報道,大量工廠企業被債務淹沒,溫州現在面臨的比通常的經濟危機要更為嚴 重, 「地下金融業」正走向崩潰,這將引發無法估量的經濟後果。10月16日,有「溫州中小企業的代言人」之稱的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在和深圳中小 企業互動時說,春節前將是中小企業最危險的時候。參与高利貸的人士稱,真正要錢的時候是年關,到時還不知道多少人要跑路。

10月10日,胡福林返回溫州。據報道,溫州政府部門介入,幫這家招牌眼鏡企業重組。日前,針對危機當地政府剛出台「金融改革創新行動方案」,內容包括深 化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等。近日,記者去電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一名工作人員稱,會長周德文出國了。提到「眼鏡大王」,對方稱,政府與企業間股權置換等內 部協議是商業機密,外人是不知道的。「除非是政府組織的官方媒體見面會之外,連我們會長都見不到他(胡福林)」。

一位知名經濟學者在8月底參加溫州某論壇時指出,高利貸盛行之時,就是實體經濟大規模倒閉之時。如果相關部門還不能放寬資金投資渠道,金融市場的崩潰將不可避免。如此,中小企業將面臨滅頂之災。

媒體將溫州稱為借貸之城,其民間借貸之風由來已久。在溫州街頭,掛著「典當行」、「寄售行」、「投資公司」、「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招牌的門店,是各種形式的民間借貸的主體,其中的典當行和擔保公司尤為盛行,地下錢莊也公開或半公開化,進入高利貸市場。

當局為降低通貨膨脹,強令銀行減少貸款發放量,受影響最大的就是中小型企業。為解決資金問題,無奈他們只好求助於地下錢莊。《浙商》報道,溫州地區所有正規擔保公司的資金流量還不足地下錢莊資金流量的1%。

中小企業借貸渠道太少。「沒有地下錢莊這樣的民間借貸業務,就沒有溫州民營經濟的今天。」周德文說,溫州30多萬家民營企業,其啟動發展資金很多來自地下 錢莊。尤其是在銀根緊縮之時,地下錢莊就是中小企業找資金的「救命稻草」。而大量傳統中小企業利潤率只有5%左右。做實業的話,還利息都遠遠不夠付。溫州 樂清地區的王老闆說:「我父親最早是辦廠的,賺了錢之後同時做房地產生意,加上老廠房要改造,就辦了貸款。現在欠銀行1千多萬、民間借貸2千多萬,這些錢 利滾利到現在總共欠了近4千萬元。」溫州錦繡路中小企業擔保有限公司的一名老闆表示,該公司主要承接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的擔保業務。貸款額度在500萬到 1 千萬元。「我們相當於中介,幫助企業向銀行貸款,銀行說多少利率就是多少。
國家不扶持的中小企業很難獲得銀行貸款。我們負責審核企業是否符合貸款資格。企 業滿足貸款條件也要看銀行,很多事不好說。」

據報道,地下錢莊也影響著銀行貸款業務,或出現連鎖反應。一些小型地下錢莊主從銀行借了貸款,然後以更高的利息向外借貸。如果這些錢莊老闆還不上銀行的貸 款,就必然造成這些正規的銀行突然要面對一大堆壞帳的局面。還有不少以正規方式獲得的貸款流入了高投機的房地產業。銀行資金更多時候以一種更為隱蔽、合法 的方式流入民間借貸市場。有知情人稱,一些銀行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套取資金關係,與人合夥開擔保公司,以假實業的方式把錢借出來,再翻倍貸出去。中國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曾表示,由於信貸需求旺盛,許多企業紛紛轉行從事高利貸業務,一些大型企業從銀行低成本拿到貸款後,放高利貸,賺取巨額利息、利差,實際 成為高利貸市場從銀行融資的平台,「一些國有擔保公司、財務公司也利用國有銀行的資金,偷偷地放高利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 從目前情況看,一些國企和銀行涉足民間借貸領域,經濟一旦下行或將帶來系統性風險。如果錢是從銀行流入民間借貸,資金鏈條慢慢拉長,借錢的企業經營出現無 法償還的情況,最終會對銀行產生衝擊,牽連的經濟體也會越來越多,從而發生「中國式的次貸危機」。

《德國之聲》報道說,誰也不知道中國地下錢莊借貸出去的錢究竟有多少。據猜測全國範圍內可能達到幾萬億人民幣。中國目前從房地產到製造業,幾乎所有行業都 在經歷資金鏈斷裂的痛苦,中國經濟正陷入兩大燃眉之急:金融鏈條斷裂與房地產下行,中國經濟面臨金融危機。英國《金融時報》10月19日也報道,從房地產 到製造業,幾乎所有行業都在經歷資金鏈斷裂的痛苦。資金兌付危機火燒連營。從官方投資公司、上市公司到民營企業,從鐵路到機械,從溫州到鄂爾多斯。星羅棋 布的資金鏈斷裂不是小概率風險,而是大概率事件。

報道說,2011年中國上半年非金融類的A股上市公司共2132家,現金凈流出為1430億元,而凈利潤僅為840億元,整個行業將有590億元的凈虧 損,凈虧損率為41.3%。也就是說,目前看上去規模龐大、銷售可觀的公司,可能在一夜之間,因為現金流不足而倒閉。而資金充裕的上市公司以委託貸款方式 獲取20%左右回報,這樣的資金遊戲已現危機端倪。2011年中報顯示,有64家公司委託貸款170億元,已有多家公司的委託貸款未按時收回需要展期,債 務鏈條將從下游傳導到上游。

就連政府投資的重點大型投資項目也面臨資金問題。《第一財經日報》 10月18日報道,全國鐵路建設由於資金問題,拖欠工人工資引發工人不滿,建設單位、供應商則難為無米之炊。全國範圍內停工的鐵路項目裡程在1萬公裡以 上,其中隧道裡程約佔5,400公裡。中國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表示:「從東北到西南,從西北到東南,大部份鐵路項目都停了。」當日《人民日報》 稱,當前中國公路建設存在資金鏈條斷裂風險,部份省份出現連續兩、三個月無資金支付給施工企業,個別工程處於停工和半停工的狀態。受資金到位水平低的影 響,預計全年資金到位率比去年下降25%,實際完成工程量可能比計劃下降20%左右。此外,「中國目前的『影子銀行』金融體系大約運營著人民幣10萬億元 左右的資金」,資金規模佔到銀行貸款規模的20%,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在《金融時報》17日撰文稱。

中金公司9月發布的《中國民間借貸分析》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民間借貸餘額在2011年中期同比增長38%至3.8萬億元,佔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總規 模的33%,相當於銀行總貸款的7%。以此匡算,中國銀行體系總規模在11萬億元上下。報道指出,高利貸的影子銀行的壯大,顛覆了官方的利率管制系統,說 明目前的銀行資金配置體系是低效而不合情理的,與市場徹底脫節,資金差價成為尋租的天然溫床,或者逼迫所有的人包括高利貸者、包括企業、銀行,成為違規 者。同時,脫離監管的民間高利貸,反過來成為推倒地方債務鏈條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德國《世界報》也報道指出,「新近幾天,這一龐大的系統開始破碎,因為中國的官方銀行業也陷入劇烈動蕩,二者會以滾雪球效應在這個國家導致金融危機,其規 模之大會讓希臘債務危機與之相比不過是『小事一樁』」報道認為,不僅地下錢莊系統破碎,官方銀行也面臨壓力,特別是巨額壞賬的威脅。地方債務按官方的公布 是10.7萬億元,其中40%今年到期。很多地方和基層債務人根本就沒有償還能力,這將導致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存在巨大漏洞。《金融時報》還報道,中國城 市商業銀行資金清算中心理事長王世豪說,房地產20萬億元貸款,已成為中國銀行業的一顆「地雷」。王世豪稱,銀行目前貸款總量是55萬億元,房地產行業的 貸款已經佔到銀行貸款總量的36%。開發商必須要到別的地方去拿錢,「結論就是開發商低廉資金時代結束了,高利率資金時代來臨了。」《法蘭克福彙報》認 為:中國城市房地產價格被高估達到50%,美國房地產市場在崩潰之前有過類似的值。這個泡沫若在中國破滅,將對金融制度、經濟以及依賴於國土租賃或抵押貸 款的地方財政產生嚴重後果。

今年以來,由於房地產業不景氣,只深圳地產仲介已有3000家關停,「關門潮」還在蔓延中。有業者表示,從南到北,已經有上萬家房仲地產業倒閉。

《金融時報》指出,對金融與市場不應過於自信,三、四季度之交是一年定單的最後一撥高峰期,也是結算的關鍵期,此時成交量下降,加工企業訂單稀少,證明今 年年底經濟回暖的可能性為零。資金鏈與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兩大燃眉之急,也是經濟的引爆點。中國最近數十名企業家潛逃,地下錢莊系統崩潰,官方銀行面對 巨額壞賬,房地產泡沫行將破滅。儘管政府採取緊急措施,能否奏效值得懷疑;倘若滾雪球效應爆發,危機後果將不堪設想。
《德國之聲》報道說,僅僅在8月和9月份,中國就有40名企業家「跑路」,原因在於無法償還地下錢莊的貸款。這些非法的地下銀行「網路布滿全國,僅在溫州 就貸出1,200億元。

「而新近幾天,這一龐大的系統開始破碎,因為中國的官方銀行業也陷入劇烈動蕩,二者會以滾雪球效應在這個國家導致金融危機,其規模 之大會讓希臘債務危機與之相比不過是『小事一樁』。所以北京政府最近幾天採取緊急措施,是否奏效是值得懷疑的。」報道認為,不僅地下錢莊系統破碎,「官方 銀行也面臨壓力,特別是巨額壞賬的威脅。原因在於,2009年它們投資了數百個地方政府的大項目。中國能夠如此迅速地擺脫危機,這些項目起了關鍵作用。可是,所產生的債務按官方的公布是 10.7萬億元,其中40%今年到期。很多地方和基層債務人根本就沒有償還能力,這將導致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存在巨大漏洞。」

「房地產泡沫這些日子也行將破滅,70座城市中有16座城市的新房價格8月份比7月份下降,許多房地產開發商因此在最近幾個月已經轉向投資商鋪,結果現在 也供過於求,通過這種房地產獲得的利潤越來越低。政府從近2年前開始,通過限制發放貸款試圖控制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暴漲。然而僅僅導致了房地產開發商和買主 尋找其它財源,也恰恰是找影子銀行。」該報指出:「溫州個別企業家的破產,從而也勢必將整個國家拖進深淵。個別人的破產其實是整個國家都在從事投機的後果 體現。恰恰在房地產市場,購買住房只是期待不久就能高價賣出。這種做法現在可以休矣。然而中國的增長模式也行將陷入困境,所以政府現在緊張地應對。」

《德國之聲》說,中國還有個怪象,「開銀行,不如炒樓房!」中國老百姓的俗話卻形象描寫出了中國持續多年最火爆的投資對像:房地產。內蒙古甚至建造了整座 城市,不為生活居住,只為等著房價一漲再漲,錢生錢。去過內蒙古鄂爾多斯康巴甚新區的人會馬上意識到這座城市與其它中國擁擠不堪的大城市的區別:這裏沒什麼人!有8條車道的大馬路上,很少看到車輛;綠樹成蔭花草成叢的寬闊廣場上,沒什麼遊客;建築設計現代的城市圖書館裡,沒人借書;一座座漂亮的商品樓裡, 無人居住。由此看來,所有在鄂爾多斯康巴甚新區參与投資的人都是希望將來能有更大的收穫。儘管經濟專家們一再預言,中國的房地產泡沫遲早要破裂。但是「遲 早」是什麼時候?這個問題誰也回答不了。

對於房地產此前的火爆,《法蘭克福彙報》認為:「城市房地產被投機炒作,價格被高估達到50%,美國房地產市場在崩潰之前有過類似的值。這個泡沫若在中國破滅,將會對金融制度、經濟以及依賴於國土租賃或抵押貸款的地方財政產生嚴重後果。」

中國國內貨幣政策緊縮和出口需求趨軟,中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9.1%,不及市場預期的9.3%,也遠低於二季度的9.5%,創 2009 年四季度以來最低增速。專家指出,中國經濟正在衰退。中國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因國內貨幣政策緊縮和出口需求趨軟,中國三季度國內生產 總值(GDP)同比增長9.1%;不及市場預期的9.3%,也遠低於一季度的9.7%、二季度的9.5%;是2010年四季度以來,連續四次走低,並創2009年四個季度以來最低增速。同期公布的數據還顯示,9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8%,增速超過市場預期的13.4%,亦超過8月的13.5%;且 1-9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上升24.9%。

中國有時評家稱,中國經濟連續增長十多年,依靠的是對外出口和國內投資。而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來源是房地產的貢獻。

在對外出口方面,《環球外匯網》18日消息顯示,中國9月海外銷售增速不及市場預期,對歐盟的出口增長減少了一半。海關總署警告稱,因全球經濟前景黯淡, 出口面臨嚴峻挑戰。瑞銀集團中國經濟學家王濤預計,因外部需求大幅下降,加之國內生產趨疲,明年中國經濟所面臨的主要風險是全球經濟衰退,中國2012年 一季度GDP增長率可能降至7.7%。而在房地產方面,據中國互聯網公司搜房網數據顯示,十一期間,中國20大城市平均房屋成交量跌至32%,並且一些銀 行正在提高按揭貸款利率。中國央行數據顯示,中國上半年新增房貸減少43%,至7910億元人民幣。因此,房地產市場降溫和出口增速放緩是中國經濟增長面臨的最大風險。

據中國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研究員管清友的數據,中國房地產業從1989年到2010年的21年間,中國各級政府每年賣地的收入,從 4.5億增加到3萬億,增長了6732倍。而各級政府財政收入,則從1989年的1842.38億,增加到2010年的4萬613.04億,增長了21倍。中國地方財政的收入在2010年賣地的收入達到總收入的75%。

而且中國對外出口價值每年超過十萬億人民幣,佔了中國2010年GDP的四分之一。然而當前,這兩大支柱都在走低,說明中國經濟正在衰退。

中國的影子銀行正在斷裂,官方銀行業也陷入劇烈動蕩,二者會以滾雪球效應在中國導致金融危機,其規模之大會讓希臘債務危機與之相比不過是「小事一樁」。中國目前正陷入資金鏈斷裂與房地產低迷的時期,是中國經濟的兩大燃眉之急,也是中國經濟危機的引爆點。

文章來源:《大中華思想門戶》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