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振強:可吸入顆粒物標準成「可疑標準」的追問

【新唐人2011年11月3日訊】最近,大霧籠罩中東部地區,持久不散。北京地區在大霧籠罩之下,空氣污染極其嚴重,外出即可極明顯地感覺到不適。據報導,大霧天氣以來,心血管能疾病的發病率急劇增加。而每晚的北京地區天氣預報,卻煞有介事、一以貫之地言:可吸入顆粒物,單位數,空氣污染為「輕度污染」。

此預報與民眾的感覺形成了天壤之別。與此同時,美國大使館據稱是為了館內人員的安全,自設檢測設備,每天在推特發佈可吸入顆粒物的污染情況,動輒300、500,且預警危險、極其危險、毒害等級的發布,令民眾產生了警覺——這中間巨大的數字差,究竟是怎麼回事?

於是乎,有關人員接受記者採訪了,言天氣預報不能被某國大使館左右,天氣預報不能看某國大使館的「臉子」。言外之意,美國大使館是別有用心的,是有預謀的,是個陰謀。

但是,事實真相終究不能被長久掩蓋。不日,人們就搞清楚了,這是兩套標準,美國監測的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PM2.5;中國長期以來施行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PM10!中間竟然相差了近五倍之巨!

輿論似乎出現了逆轉,11月1日,一批新的環保法規、標準開始實施,其中包括《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據稱,這是國家首次對細顆粒物PM2.5的測定進行規範。這給人的感覺是,中國特色要和普世標準、世界衛生組織以及美國大使館的標準看齊了。但是且慢,這是是「進行規範」,專家代言,中國施行新的PM2.5的標準,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也就是,今後,不管天氣多麼糟糕、多麼毒害、多麼要人命,我們的天氣預報還會報出,「輕度污染」。

雖然至此,民眾的疑惑終於解除了,但是,整個過程中,事件前前後後的諸多疑惑,卻並不能讓人釋然,人們反而產生了更多的疑惑、更多的不解。

疑惑之一,這個標準當初是誰、根據什麼、依據什麼、出於什麼目的制訂的。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應該是對世界人民負責的。資料顯示,10微米直徑的顆粒物通常沉積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徑的可進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可吸入顆粒物被人吸入後,會累積在呼吸系統中,引發哮喘病、心臟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對於老人、兒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風險極大。

中國的眾多專家學者以及決策者,對上述情況應該是了然於胸的。但是,制訂標準施行時,相對於世界衛生組織的PM2.5,我們的標準不是2.6、2.7、2.8,甚至不是翻一倍,PM5,而是一股腦翻了好幾倍,竟為PM10!若依有關人員後來的解釋,是根據「中國國情」,試問,這個「中國國情」又是什麼?我們不知道是誰、哪個團體何所然制訂出這樣缺德無良的標準,或許是永遠都會是謎。這是否也屬於「中國特色」?

疑惑之二,為什麼對這樣的、與世界衛生組織不同的標準,不進行起碼的說明,在民眾產生疑惑時,還要拚命地、千方百計地加以遮蓋、掩飾?曾記否,早前幾年,總有人對北京的天氣是否達標發出質疑聲,甚至有好事者在某個冬天,天天拍攝照片以驗證。但是,所有的質疑與努力,都被相關人員冠冕堂皇的解釋擺平。

現在,一切都明了了,民眾被欺騙了——甚至這種欺騙一直被強硬地保持到了最後一刻,攻訐旁人的一般標準、普適標準,標榜自己的特色,抖落開包袱、脫光了衣服才知道誰沒穿褲衩——這是PM2.5與PM10之間的差別,這是混淆真相、黑白顛倒與事實真相間的區別。

疑惑之三,民眾健康、子孫後代健康以及環境保護與行政規章、政績,究竟哪個重要。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個問題是,有關方面究竟有什麼必要遮蓋、掩飾上述真相——拒不承認世界標準、唯我獨尊,難道不覺得羞恥嗎?難道就甘做小人嗎?對民眾遮蓋、掩飾,難道就就不考慮包括自身在內的13億人的身體健康、死活嗎?再者說,中南海、釣魚台與城鄉結合部,擁有、享受的都是同一片骯髒的天空,特供天空、特供空氣恐一時半會還達不到。這份欺君之罪,難道不嚴重嗎?

蹊蹺的是,北京在2000年之後,設有40多個PM2.5常規監測點,只是從未對外發佈其監測結果。這又是為什麼?試問,若人人得了心臟病、肺病等嚴重疾病,難道不是這個國家的災禍嗎?你相關部門、相關人員承受得起嗎?

疑惑之四,這個PM10,到底何時才接軌世界一般標準,改變為PM2.5?或許可以說,從拒不承認存在差別,到終於承認有所不同,這算個不再狡辯、欺瞞、不再胡攪蠻纏的進步,但是,民眾對於你們的為官節操、為官道德是不感興趣的,他們關心的是,到底什麼時候,他們才知道每天天氣污染的真相?以及才可以根據真想採取自保措施?

想當初,非典盛行,北京已然成為危險的病源地。世界為之惶恐。當此關頭,有關部門、有關人員不是為著國人、世界民眾乃至整個人類的健康安危著想,而是白痴愚昧地拍胸脯子打包票,言北京是絕對安全的云云。這樣的「誠信」雖然後來得以矯正,但帶給世界的衝擊是巨大的。而今,我看到的是,這樣一個危險的、野蠻的路數,依舊被重複走過。這樣的循環往復,不知要折騰到何許年。

文章來源:《凱迪社區》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