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戶籍限制 北京學者抗議

【新唐人2011年10月24日訊】(新唐人記者林莉、宋風采訪報導)北京大學法學院日前舉行一場研討會,建議國務院審查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學者認為高考戶籍限制明顯不合理,違反受教育權平等的規定,應予修改或廢止。網友對此也踴躍跟帖熱議,超過1萬4千人參與了討論,很多人抨擊此規定不合理。

學者:戶籍限制不合理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認為,目前阻礙隨遷子女就地參加高考的主要障礙,是教育部規定中的戶籍限制。他說:「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向有關部門申請審查該規定的合法性。」

張千帆指出,戶籍規定意味著一個在北京上學的高中生高考時必須回到原籍參考,而北京和其戶籍地的考試範圍、使用教材可能不一樣,這將直接影響其上大學的機會。這就產生了基於不同戶籍的同班同學之間的不平等。由此,關於高考戶籍限制的規定違反了教育法關於受教育權平等的規定,應予修改或廢止。

非京籍學生家長代表撰寫了一份《取消高考戶籍限制可行性研究報告》,這份民間建議方案提出“戶籍與學籍分開,以學籍為主要條件”的解決思路。

隨遷子女家長繁琳在微博上寫下這樣一句話:“儘管我們的孩子很優秀,但只能帶著滿腔的怨憤,去國外接受教育。”對於隨遷子女能夠在異地參加高考,民間呼聲一直持續不斷。

高考戶籍限制體現「專制」

英國倫敦大學副教授許毅接受《新唐人》採訪時表示,專制制度的最大特點是任意性,而不是有特定的東西。在不同的專制國家裡有不同的特點,利比亞有利比亞的特點,中國有中國的特點,羅馬尼亞有羅馬尼亞的特點,不盡相同,但都是以控制人為目的。

「考試的荒唐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一個是不准跨省考,一個是分數線不一樣,這都是很荒唐的事情。」許毅指出,戶籍制度為的就是控制老百姓,「一個是讓城市和農村的人口不能流動,再一個是增加一個控制手段,讓老百姓再切膚一點。」

網友熱議戶籍限制

網友似乎對此話題非常敏感,24日凌晨記者截稿之時,網上有1萬4千3百多個網友跟貼。

廣東省佛山市網友認為,「學而優則仕」的例子不多見。他說,「在這個拼爹的時代,公平的錄取機制顯得非常非常重要,但現時的高校的錄取分數線都向大城市傾斜,這是毫無道理的,嚴重損害了社會公平,應堅決廢止。另外所謂的加分制度,都被權貴所濫用,同樣嚴重地損害社會公平。」

廣西南寧市網友寫道,「世界潮流是民族宗教和解,追求人人平等,而中國卻從來都是製造人與人不平等,製造人用特權對人的壓迫剝削,太多人享有特權。」

北京市網友表示,「有頭腦的人都知道高考戶籍制度的弊端和不公平,早已不能適應時代要求,但為了確保那些豬腦領導們子女減少高考競爭,這項制度恐還要長期中國特色下去。」

雲南省昆明市網友指出,中國的教育資源配置上本來就不公平,「……比如現在還有很多農民的子女,飯都吃不起、衣也穿不暖,農民外出打工,子女成留守兒童,自帶中飯翻山越嶺去上學。高校搞什麼自主招生,農民子女怎麼有錢去參加你的所謂自主招生考試?這在『平等享受教育上』顯然不公平。」

中共統治政策 農民成「賤民」

中共共產黨雖然是靠農民起家,奪取政權的,但是它上臺執政之後,卻立即把農民打成賤民。

據了解,中共執政之後不久,於1957年把全國人口劃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兩種類型,剝奪了農民的居住和遷徙自由。

農民和城鎮居民的待遇也天差地遠。農民沒有住房、醫療、養老金保險,沒有退休金、休假、工傷待遇、福利設施、培訓等一切福利,連農村孩子的教育都要農民自己出錢。而農民要把戶口轉變成城鎮戶口,比登天還難。

1959年、1960年,據統計中國大陸餓死的3000多萬人,絕大多數都是農民。而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規定農民不可以到城市居住生活和工作。只有中共,徹底剝奪了農民的基本權利。

制度不變 一切都是空談

倫敦大學副教授許毅批評,共產黨的制度是禍源,「 因為他們是不可理喻的,這些都不能改變,對他們講等於是都是對牛彈琴。網友們必須到,中國制度一天不改變,這些(不公平)都不會改變。」

他並比較英國的教育制度,他介紹,「在英國,每個人都可以向政府申請貸款,畢業後有工作後,而且每年掙到2萬2英鎊 以後,才開始還貸款。沒有掙那麼多錢,不用還貸款,也就是說政府負責國民教育。」

許毅悲觀地談及,這些民主國家的褔利,在中國難以實現,因為「只要共產黨在臺上,所有的東西都是空談。」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