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以色列「以人為本」

【新唐人2011年10月16日訊】

06年6月25日,巴勒斯坦武裝人員經地道潛入以色列地區,突襲一座以軍哨所,打死打傷多人,抓走了時年19歲的坦克兵吉拉德•沙利特,將他囚禁至今。

5年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哈馬斯曾就「換俘」進行的多次談判多次破裂,后經埃及的斡旋,雙方終於在10月11日達成協議——以方將分兩批釋放共1027名在押巴人,以換取沙利特回家。

沙利特的家人指責內塔尼亞胡沒有為沙利特獲釋儘力,數月來在他的住所外安營紮寨,以示抗議——由於每個18歲的以色列人均需服役,所以此舉得到同情,支持和關注。

協議達成后,內塔尼亞胡告訴沙利特的父母「沙利特將回家」,並說自己3年前上任以來,「一直在等待這一時刻」。

「換俘」因交換比例懸殊引人注目,其實,此乃地緣政治和內部政治共同作用的結果。

對內塔尼亞胡來說,想要這個士兵回家,「就沒有別的選擇」,也「沒人能夠保證獲釋的囚犯不會重新投身恐怖行動」,因此「換俘」被以色列基礎設施部長視為「恐怖主義的巨大勝利」;但此舉「很可能會軟化」內塔尼亞胡「對普通民眾以及他們的日常生活關切不夠的形象」,「使社會抗議活動減少對他的批評」,「延長他的政府在位時間」。

對哈馬斯來說,則是「再理想不過了」,因為這些被關押的巴人境況,「在西岸引發越來越大的憤怒」,罷工,甚至連政府辦公室和大學,都關門大吉了。

對以色列的「賠本」交易,鳳凰網的網民卻是讚賞有加,並且感慨不禁——

1027個巴囚==1名以軍大兵!為了一個人,付出任何代價都在所不惜,顯示了以色列對本國國民的重視,看到了猶太民族和以色列的偉大!

這就是民主國家對人民的每一個生命的高度重視,這樣重視人民的政府,百姓有什麼理由反對?

國愛人、人愛國。為國家做過貢獻的人,國家不計代價從不虧待,這樣的國家叫人如何不愛?

本民族每一個生命都極為寶貴,這才是猶太民族歷盡幾千年磨難而不滅的精髓!這才叫真正的以人為本!猶太民族令世人尊重!

真是少見,都是人啊!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哎。

有道是「物以稀為貴」。在中國,則是人多而命賤。

歷史也一再證明著,歷代統治者,從來都是奉行「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只以「『民』為重」,不以個體之「人」為本,漠視「個人」的尊嚴和生命。

其實,「以『人』為本」,奉「人道」為「主義」,與國家大小和人口多少無關,要在成為國家意識和行為,落實在對於每個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上。

平心而論,改革開放,尤其是胡溫提出「以人為本」以來,「人命關天」才逐步為國家所重視——不惜代價搶險救人,專機接回身陷動亂國家的子民等等,便是這一「新政」的體現,值得稱道。

只是小伊伊的僥倖獲救和終身殘疾,令搜救蒙羞;而柯林頓和卡特屈尊去棒子國撈人,更令人望洋興嘆。

可見,中國的崛起,不等於外交的強大和國民國際地位的提高,民生也代替不了民主——視百姓為P民,國民不被尊重,「外交無小事」衍生的「內外有別」雙重待人標準,都使得「拆拿」國國民等人一等。試想,在家當孫子,在外誰拿你當爺?所以,香港遊客在菲律賓被綁架和槍殺,而那個嬉皮笑臉的二流三世,至今沒有道歉;中國船員在湄公河被殘害,而泰、緬卻互相推諉,致使兇手未能捉拿歸案——倘若換成歐美的白臉洋人,這些蠻子垃圾國敢么?

文章來源:《中國選舉與治理網》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