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的殿堂 回顧柏林悲情歲月

【新唐人2011年10月2日訊】(中央社記者林琳柏林特稿)柏林中區弗里德里希街車站(Bahnhof Friedrichstrasse)是重要的交通樞紐。車站旁一棟不起眼的長形建築,也許只有柏林老居民知道這棟被稱為「眼淚的殿堂」代表柏林的悲情歲月。

德國政府在十月三日國慶日(兩德統一紀念日)前推出「隔離的歲月」特展,不少德國人到此撫古思今。

眼淚的殿堂」(Traenen Palace–Palace of Tears)建於1962年,也就是柏林遭圍牆分隔的第二年。這裡是東德人要到西德的出境大廳,也是西德人進入東柏林與親人會面的關卡。

獲得東德政府短暫出境許可的東德人,就在此會見從自由世界來的親友。在森嚴的管制站前,天天都擠滿人潮。親人在此會面,會激動落淚;短暫相見之後又必須分離,也會傷感掉淚。所以,人們稱這棟建築為「眼淚的殿堂」。

兩德統一後,「眼淚的殿堂」在2003年獲政府列為受保護的建築,大廳除了偶而舉辦文化活動,也被用作迪斯可舞廳。2006年這棟老舊建築出售給私人地產公司,不過,柏林市政府規定,至少在20年內,這裡只能作文化用途。

德國文化部在2008年提出,應該由德國歷史學會策劃,讓「眼淚的殿堂」成為見證歷史的地方,德國國會也通過了這項提議。

九月中旬,「隔離的歲月」特展開幕,由德國總理梅克爾主持。在東德成長的梅克爾說,仍記得當年父母帶著她,從遠地趕到此地,和從西德來的親人見面。不少德國人都有著和她相同的記憶。

開展以來,看展的多半是中老年人。他們在敘述個人故事的紀錄片前駐足,聆聽當年分隔兩地的情侶因統一而終成眷屬的故事。透過影片,觀展者也可分享當年從東德逃到西德的人,在統一後回鄉加入重建的經驗。

展覽還有許多圖片和影片,反映東德政府的情況、東德人的抗議行動,及1989年11月9日圍牆倒塌到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的進程。

德國歷史學會的路卡許博士(Dr. Mike Lukasch)說,展覽反映當年在關卡管制下的生活,到目前為止,觀展者多半是德國人,特別是有個人經驗的柏林人。「他們來此回憶他們的感受和曾經有過的經歷。」

不過,他也指出,柏林是非常國際化的城市,他預期會有很多國際遊客有興趣來此回顧歷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