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軍:中國航母戰略與現代防禦論

【新唐人2011年6月26日訊】網傳:2011-7-1,中國航母就要下水了。

其實,即便是中國航母下水,又能怎麼樣呢?眾所周知:中國航母,是前蘇聯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醞釀建造的第三代航母「瓦良格」號。

雖然有了「瓦良格」,可中國的航母依舊存在「航母不佔數量優勢、航母艦載機編隊戰力不足、自我防衛能力極其脆弱和發動機問題依舊存在」這四大缺陷。

四大缺陷,皆目前中國航母無法改變的致命弱點。因此,中國航母沒準又是一「偉、光、正」的面子工程。

其實,即便不是黨的面子工程,戰鬥力也無比強大,又能怎麼樣呢?你能打出去嗎?你能威懾誰呢?誰又會尿你這一壺呢?啥也辦不到,不就又是一場「冷戰」嗎?不又是一輪軍備競賽嗎?只不過是換個對象,是不是呢?

更重要的是世界變了――航母,啟蒙於一戰,運用於二戰,成熟于冷戰;如今,正在被淘汰。

我說「如今航母正在被淘汰」,既不是故弄玄虛,更不是危言聳聽。二戰至今,已經70多年了,誰見過航母戰鬥群的決戰呢?

沒有見過吧?世界民主的發展與秩序,進入到了一新時代;同為普世價值觀的夥伴們,不依賴於武力解決爭端。尤其是,在前蘇聯解體后,也只有美國運用航母去解決地區問題與維持秩序。

如是,中國要航母幹什麼呢?當然,中共尚不承認普世價值觀,依舊在推崇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是不是還想放全人類?如是,那是要航母。

那麼,中共是不是要以航母與美國對決呢?如是,那是找死,且把中國推進戰爭的泥潭。戰後,中共也逃不脫下台的命運。

如果不想對外發展,中國又何必要養航母呢?如果中國改變價值觀體系,對內發展、服務於民、走富民路線,那麼,中國有做不完的事。而航母,不就成了聾子的耳朵了嗎?

最最重要的,還是世界變了――如今,是商戰,是各種交易市場;如今的航母,是跨國公司、是量子基金……

即便是量子基金,也不可能隨意發起攻擊;他們,總是在尋找問題――在關鍵點上,順勢而為,「教訓」一下不懂與不遵守市場規律的人。

中國,如果不想被量子基金們偷襲,最好的辦法――是培養反對黨、反對派,讓異議人士的智慧,幫助執政者改正錯誤、避免出現錯誤。如是,量子基金們還能有機可乘嗎?

現代防禦論――反對黨、反對派與異議人士,是最好的對手;只有正視與尊重他們,才不會被淘汰出局。

(歡迎發表、轉載、引用本文與觀點)

顧曉軍 2011-6-26 于南京

(文章來源:作者本人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