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花樣多 醫改會:啃人血汗

【新唐人2011年6月26日訊】醫護人力專題報導(2)(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26日電)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日前曾批不少醫院都是血汗醫院,長期壓榨醫護、工作超時、負荷又重。醫改會也開放血汗爆料專線,陸續收到醫護血汗心聲。

醫改會研究發展組研究員邱宜君受訪表示,在這些爆料電話中,最令人憂心的是,不少醫院為了通過評鑑,甚至把從事行政工作、研究助理,只要是有護理執照的,都算是護理人力,但實際上卻未執行護理業務。

更糟的是,邱宜君說,有護理人員爆料,病房護理人力吃緊,醫院就挖東牆補西牆,把一些行政工作、研究助理等不熟悉護理工作環境的人員,臨時叫去執行超音波等檢測,根本不顧病人的健康。

邱宜君說,甚至有醫院叫護理人員去做呼吸治療師的工作,但她認為,護理幫患者做傷口照護、調整儀器等工作都非常合理,但呼吸治療還要兼顧壓力維持等,醫院怎能如此草率。

還有醫護爆料,醫院為了應付評鑑,要求當醫師照顧超過15床病人時,就從電腦把超過的部分「掛」到其他病患較少的醫師名下,邱宜君質疑,除了醫師負荷超過,醫院更無視病患安全。

在薪資及休假方面,有護理人員向醫改會投訴,「犧牲休息時間,加班換來的300多小時,都被醫院強迫買斷,甚至醫院賤買休假時數」,邱宜君說,原本加班費要加成1.33倍到2倍,醫院竟以時薪計算,真是啃人血汗錢。

對於這些爆料,行政院衛生署醫事處科長周道君表示,要執行醫院第一線手術、門診、醫療研究計畫等,都必須辦理職業登記,醫院調度醫院人力,不能對病人造成傷害,例如要調派人力去做原本不熟悉的業務時,應有熟悉業務者從旁協助,或透過簡單訓練。

周道君說,若醫院因不當人力調派,造成病人重大傷害,可依醫療法,醫療業務管理疏失,處罰新台幣5萬以上到50萬元,甚至依違反情節,其科別、門診等,可處1個月以上、1年以下停業,情節重大者,還可廢止開業執照。

周道君指出,醫院本來就有義務,負責管理醫院人力,並給予合理的訓練,避免因業務不熟悉,造成病患權益受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