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事故對美國核工業的影響

【新唐人2011年4月3日訊】新聞週刊263期日本核泄漏災難再次敲響核能安全性的警鐘,世界各國紛紛重新審視核能政策。28號,美國迎來了三哩島核事故32週年。29號,美國宣佈就境內104座反應堆展開90天的安全審查,地方政府也在討論是否關閉存在安全漏洞的核電廠。公眾對核電安全的關注再次上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染情況日趨嚴重,3月28日,日本宣佈核電站周圍測到了放射性元素鈽,首相菅直人宣佈日本進入最高警戒。3月31日,核電站沿海的碘131濃度超過日本國家標準4,385倍,比一週前增加104倍。而核電站附近地下水的碘131濃度則超標一萬倍。雖然碘131的半衰期只有8天,幾個月之後放射性就可忽略不計,但銫和鈽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有幾年,幾十年,最長的可達幾千萬年。清除這些污染將是一個艱苦、漫長而耗資的工程。

3月28日正值三哩島核事故32週年,日本的核災難再次讓美國民衆對核電站的安全産生疑慮。人們開始質疑現存的104座核電站的安全性,因爲其中的40%和日本福島核電站是同一類型的,特別是紐約州的Indian Point核電站,因爲離紐約市只有25英哩,在美國核電站風險表裏名列第一。許多人認爲,如果離福島200英哩的東京都能測到核輻射的話,一旦Indian Point核電站出狀況,後果不堪設想。3月28日,紐約總檢察長埃裏克 斯奈德曼(Eric Schneiderman)率先把Indian Point核電站告上美國核管理委員會(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紐約州長安德魯 科莫(Andrew Cuomo)也要求關閉這座核電站。

就美國核電站的安全性問題,俄亥俄州立大學核工程研究院理查德教授認爲,公衆對核安全有一些誤解。理查德教授認爲,美國核電站風險表是根據周邊居民的密度來定的,並不是核電站本身的安全性差。而核電站的安全設計是很嚴格的,通常安全系統都有兩套或三套。而且根據它們所處的地理位置特別設計,具有防震、防洪、防龍捲風和防颶風的能力。出現日本這樣所有系統都癱瘓的機會非常小。即使出現也不會給周邊民衆帶來立即的生命威脅,只要疏散就可以了。“公衆對核安全有一些誤解,他們一聽到輻射,就聯想到死亡。”理查德教授認爲,自然界本來就存在天然的本底輻射,人們每日都生活在輻射之中,所以也不要談虎色變,一提到核輻射就聯想到死亡。“生活在核電站10英哩之內的居民,重大核泄露帶來的死亡威脅很小,當然他們得癌症的機率會高一些。”

歐巴馬是美國三哩島核事故之後第一位提倡核能的美國總統。3月30日,歐巴馬總統在賓州米德爾敦就能源問題發表演講。“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核電站不産生二氧化碳。”歐巴馬總統認爲,核能是一種乾淨的能源。他確信核能是安全的。他已經要求美國核管理委員會對美國現有的核電站進行嚴格的審查,吸取日本的教訓,確保核電站的安全。“我們不能簡單的取消核電站。”

目前日本核災難還充滿許多不定因素,它對核工業的影響還要看整個事態的發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