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同樂的巴西街頭嘉年華

【新唐人2011年3月2日訊】(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1日專電)巴西今年的嘉年華是3月8日,但各地從1星期前就開始舉行慶祝活動,除了化妝舞會外,最吸引人的就是街頭遊行活動。

聖保羅市政府在市中心路斯火車站前一連兩天舉行的「路斯遊樂會」(Pholia na Luz),是聖保羅最傳統的嘉年華街頭遊行活動,今年共有來自市內各社區12個森巴團體約1萬人參加,主要目的就是重拾民俗慶典「大家參與、眾人同樂」的精神。

參加團體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最佳年齡」的退休族群和玻利維亞移民組成的遊行團體。

「最佳年齡遊行團體」的資格最老到,從1996年起參加街頭遊行,成員都是50至70歲的阿公阿嬤。2 年前成立的鼓樂隊動作整齊劃一,則由曾到過台灣、上屆聖保羅嘉年華會森巴舞遊行冠軍學校「去!去」(Vai-Vai)鼓樂隊總監蘇沙(Zuza)負責帶領,充分表現出不亞於年輕人的熱情。

團體負責人、巴西最佳年齡俱樂部協會副會長莫拉萊茲(Odette Moralez)表示,他們是第1個在巴西登記立案的長青族遊行團體,目前鼓樂隊已有100人,甚至有來自台灣的成員。

外表看起來很年輕的阿公蔡東龍,1963年從台灣移民到巴西,去年退休後就和太太一起加入最佳年齡遊行團體,他表示很高興參加這個組織,並堅信不要一直待在家裡,要經常活動,身體才會健康。

玻利維亞社群是第5次參加聖保羅街頭遊行,由700名移民和他們的子孫組成,穿戴極具特色的玻利維亞傳統服飾和面具載歌載舞,獲得眾人喝采。

巴西玻利維亞民俗協會會長卡馬丘(Ruth Camacho)表示,參加遊行的目的是為推廣玻利維亞豐富的民俗文化,藉以超越部分巴西社會對移民的歧視。

此外,還有聖保羅大學醫學院學生、黑人森巴舞學校等團體組成的遊行隊伍,也都展現出特色不一的音樂和舞蹈。

誰說嘉年華會只是穿著性感的女郎跳森巴舞,它更是一項不分男女老幼、眾人同歡的多元文化娛樂活動,而這也才是舉行嘉年華會的真正涵義。

巴西嘉年華會源自葡萄牙,剛開始只是一項民眾互擲雞蛋、麵粉和潑水的遊戲,因為在教會四旬齋戒期前進行,人們一直將它與「自由」、「享樂」聯想在一起。之後結合歐洲風味遊行,原住民及黑人敲擊樂衍生出來的「森巴」音樂和舞蹈,逐漸形成巴西特色文化的一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