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加速腦活動 健康風險未知

【新唐人2011年2月23日訊】(中央社華盛頓22日法新電)最新研究顯示,使用手機明顯增加大腦活動,但這項研究仍無法解答手機是否構成健康風險。

這項研究是由位在馬里蘭州比塞大(Bethesda)的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進行,報告結果刊登在本期「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研究人員先將47名受測者的左右耳都裝上手機,並用PET掃描大腦影像。首先開右耳的手機,但是將音量關靜音50分鐘,接著把兩支手機都關機,二度掃描大腦影像。

研究人員說,當手機呈開機狀態時,近手機天線的大腦葡萄糖代謝增加,這是大腦活動的跡象。但是手機關掉之後,大腦葡萄糖代謝就沒變化。

研究人員承認,仍需進一步研究才能知道這個發現在臨床診斷的意義。因此手機電磁波是否影響腦部功能,並且帶來「長期有害的結果」,目前還不清楚。

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提供的證據顯示,人腦對手機快速產生的高頻電磁輻射(RF-EMF)有敏銳反應。」

全球手機使用率的成長速度驚人,導致各界擔心,暴露在這種高頻電磁輻射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但是研究人員寫道,手機和腦腫瘤有關的各項病學研究,結果「並不一致」。(譯者:中央社賴秀如)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