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熱議昂山素季獲釋 中共沉默

【新唐人2010年11月14日訊】(新唐人記者楊雪綜合報導)11月13日晚5時30分,掛著自由微笑的昂山素季終於露面了,她笑著向人群揮手,並表示「必須齊心協力實現目標」。 5,000多名民眾一早在她的寓所外守候,一睹這位為了民主,在過去21年中過了15年幽禁歲月的民主女神風采。昂山素季獲釋也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不過中共卻保持了沉默。

65歲的昂山素季雖然很瘦弱,但精神不錯。她穿著淡紫色的傳統服裝,臉上展露輕鬆的笑容。她向民眾說:「看到你們真是高興。」民眾歡呼聲顯然蓋過她的聲音,她開玩笑說:「我想勸告你們要在適當時候才發出噪音,不是現在。有時候我們要安靜,有時候我們要發言。人民必須團結一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目標,我們有許多事要做。」 她邀請民眾今天(14日)中午到全民盟總部聆聽她演說。

各國政要對昂山素季獲釋表示歡迎

法廣報導,昂山素季13日獲釋,世界各國領袖紛紛表示歡迎,但也警告緬甸軍政府,不得以其他方式對她施加限制,並呼籲釋放全部其他政治犯。

美國總統奧巴馬對昂山素季獲得自由表示歡迎,說昂山素季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並表示目前已到了緬甸軍政府釋放所有政治犯的時刻。

奧巴馬發表聲明說:「當緬甸政權不遺餘力地孤立她和讓她噤聲,她仍繼續為緬甸的民主、和平與改變而勇敢奮鬥。」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的發言人說,「潘基文秘書長期待昂山素季不會再受到任何其他限制,並敦促緬甸當局擴大今日行動,釋放全部其餘政治犯。」

法國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發表聲明說,「法國將會極度關注昂山素季女士重獲自由後所處的環境」。

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形容昂山素季「太遲」獲釋。

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秘書長蘇林(Surin Pitsuswan)告訴法新社,他對昂山素季獲釋消息感到「非常欣慰」。緬甸也是東協成員之一。

蘇林說,他希望昂山素季能在促成緬甸全國和解上扮演重要角色,且其他政治犯也能因軍政府這項表態受益。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呼籲緬甸軍政府,賦予昂山素姬「不受限制自由」,並釋放其他政治犯。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佐(Manuel Barroso)發表聲明說,「讓昂山素季擁有不受限制的行動自由和言論自由,得以充分參與國家的政治進程,如今至關重要。」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澳洲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以及波蘭、意大利、捷克和南非等政府,也做出類似呼籲。

歐洲議會主席布傑克(Jerzy Buzek)也發表聲明,呼籲昂山素季獲釋「無任何條件」,以及緬甸軍政府停止侵犯人權的行徑。

布傑克說,「釋放昂山素季必須被視為邁向政治變革的重要第一步。緬甸軍政府必須停止侵犯人權行徑,迎向人權和民主。」

中共對昂山素季獲釋保持沉默

昂山素季獲釋之後,整個自由世界都為之高興,只有中國保持沉默,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中共官方新華社只在一則簡短新聞中,稱緬甸民盟總書記過去21年有15年遭囚。

過去21年有15年遭囚

英國《 衞報》報導, 現年65歲的昂山素季,父親是緬甸獨立英雄昂山將軍,她兩歲時,父親遇刺身亡,之後隨母親遷居印度,再上英國牛津大學。畢業後她在倫敦大學擔任研究助理,後到紐約聯合國工作。

1971年她跟阿里斯( Michael Aris)訂婚,她享受16年賢妻良母的幸福生活。

1988年4月,43歲的昂山因母病重,趕回照顧母親。這時緬甸剛爆發反對軍政府的學運,軍政府武力鎮壓,造成5,000人死亡。一向不問政事的昂山素季毅然留下,領導國家作「第二次獨立鬥爭」。她創立全民盟後,被軍政府軟禁在家。

90年全民盟贏得大選,軍政府卻拒交出政權,更三度將她長期軟禁,至今奪去她15年的自由。同年她獲頒薩哈羅夫獎,第二年再獲頒諾貝爾獎。昂山素季將130萬美元的獎金交付信託,用於緬甸人民的健康與教育。

首次軟禁獲釋後,她知道一出國門無歸期,丈夫1999年病重,也不敢赴英見最後一面;至今跟一對兒子分別十年,更從未見過孫兒一面。她曾說:「我一家分離,是我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昂山素季的軟禁令原本在去年5月屆滿,但當局指她收留擅闖她住所的美國人耶托度宿,延長軟禁令一年半至昨日。

昂山素季的兒子克姆目前在泰國首都曼谷等待前往緬甸的簽證,自1989年昂山素季離開英國後,他們母子就再也沒有見過面。

國際社會反響強烈

過去20年來, 昂山素季一直爭取和軍政府對話,但成效不彰。分析家相信她獲釋後,會在全國尋求社會各界對國家大和解尋求共識,挾廣泛民意基礎跟軍頭進行真誠對話。

美聯社報導,昂山素季13日獲釋後,隨即與黨友商討未來路向,14日將會在全民盟黨總部向支持者發表重要講話,相信她屆時會透露今後的政策取向。分析家指,昂山素季獲釋後,將會再積極參與政治,但緬甸政治面貌大變,她要重新調整政策,才能開闢一條新民主路,但前景始終不明朗。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員扎爾尼指出,昂山素季獲釋能為「反對勢力重新註入力量和重新組織,她獲釋十分重要」。

「香港爭取緬甸自由聯盟」成員13日舉行聚會,一起等待昂山素季重獲自由的一刻。聯盟成員陳詩韻08年曾以義工身份訪問緬甸,透過緬甸流亡組織認識了緬甸民運歷史,昂山素季重獲自由,她感觸良多。

陳詩韻說,身為中國人,有義務關注緬甸的人權狀況,因為中共是緬甸的最大投資者,並資助著緬甸軍政府,間接造成緬甸無數苦工被虐致死。她說「我認識的緬甸朋友都同我講,希望我可以講出緬甸人民的苦況」,而且「緬甸民運的遭遇,同中國的八九民運好相似, 香港人都應該關心緬甸的人權狀況」。

英國《泰晤士報》認為,昂山素季獲釋,難以像曼德拉那樣,為國家帶來翻天覆地的政治影響。

報導說,20年前曼德拉獲釋,是因為當時的南非白人政權,遭到多年國際制裁後被迫妥協,總統德克勒克( FW de Klerk)明白必須進行改革,於是善意釋放曼德拉,與他合作令南非和平過渡到民主。但緬甸軍政府即使遭到西方20年經濟制裁,但在中共的力撐下,政權仍穩如泰山,親政府的兩大黨更拿下國會上下兩院絕大部份議席,當局在大局已定,覺得昂山素季的影響力已被邊緣化才釋放她,緩和一下國際間的批評聲音。

另一方面,昂山素季目前的影響力遠不及當年的曼德拉。她創辦的全民盟,因為就應否杯葛大選而出現分裂,令民主派勢力變弱,未來當局更可能以全民盟沒根據新選舉法登記為政黨,將它當作非法組織加以取締。

報導認為,昂山素季這次獲釋,預計跟2002年短暫獲釋那次一樣,吸引大批民眾英雄式歡迎她。一旦軍政府發覺她威脅到政權安危,將會羅織罪名再把她軟禁,絕不會手軟。昂山素季若然希望和曼德拉一樣改變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正如她在2002年獲釋時所說:「我獲釋不能被視為民主的大躍進,當緬甸所有人都能享受自由時,才是重要的突破。」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